AI导读: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同时面临技术差距、成本高昂等挑战,需提升关键技术、优化产业生态。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科技竞争的新焦点、未来产业的新蓝海以及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该领域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及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实现了AI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预示着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颠覆性创新,有望重塑人类生活及全球产业格局。

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2月,全国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达24747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有1051家。政策层面,国家相继出台《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与《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标准化建设与创新体系构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预计到2027年,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地方政府亦积极响应,如北京市提出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本降低;江苏省则计划到2027年突破人形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丰富应用场景,争创国家级产业发展集聚区。然而,产业发展亦面临具身智能技术差距、硬件成本高昂、标准体系不完善等挑战。

为应对挑战,需双管齐下:一是提升关键技术,聚焦通用人形机器人高阶目标,突破核心算法、基础框架、底层芯片等关键技术屏障,加速数字孪生、空间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二是优化产业生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构建高实时、高可靠、高智能的专用操作系统,完善应用软件生态,深化央地协同、政企协作,编制团体标准,支撑柔性化、定制化生产。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