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迈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甲醇能源作为极具潜力的替代方案受到关注。本文深入探讨了醇氢汽车的发展优势及绿色转型战略中的“醇”动力,并介绍了吉利等车企在甲醇汽车领域的布局和未来发展。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甲醇能源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替代方案,正日益成为行业焦点。《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咨询中心副总工程师朱云尧,深入探讨了醇氢汽车的发展优势及绿色转型战略中的“醇”动力。

醇氢汽车正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甲醇作为我国的优势能源项目,在原料储备和生产制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家和地方正积极扶持甲醇能源发展,推动政策落地支持甲醇燃料和醇氢汽车的推广应用,吉利等车企也在加速布局这一新赛道。

吉利控股集团是甲醇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已深耕20余年,研发了20余款甲醇动力产品,形成了甲醇汽车整车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链体系能力,规模化运行的甲醇汽车已超过3.5万辆。吉利持续扩大甲醇汽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场景,成为市场化推广甲醇汽车数量最多的企业。

我国醇氢汽车在技术体系、产业链条、产品安全、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以及能源效率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已成为汽车产业构建新高地的未来动力。醇氢汽车的技术路线多样,包括甲醇内燃机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我国甲醇内燃机和混合动力技术体系已相对成熟。

2023年,我国甲醇产能约占全球近60%,甲醇的运输和存储产业链条成熟。全国各地正积极布局“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推动醇氢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朱云尧表示,我国良好的产业基础与趋于完善的产业链条为发展醇氢汽车提供了重要支持。

醇氢汽车以甲醇内燃机为动力来源,产品安全性与汽油、柴油汽车基本相同,加注时间与汽柴油加注时间等同,可避免里程焦虑问题。甲醇燃料的使用是汽车领域减碳及缓解油气供应紧张的重要举措,其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较低,正逐步成为绿色能源消纳载体。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地区发展进程有所不同。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冬季气温低导致锂电池性能大幅降低,影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极寒气候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衰减问题,为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使用提供了新思路。

东北地区在发展甲醇产业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甲醇产能中大约一半来自中国,其中80%的项目来自东北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为低成本、规模化制取绿醇奠定了基础,可推动汽车产业的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在政策支持方面,东北地区积极发布支持措施推动甲醇产业落地发展。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吉利控股集团高度重视与辽宁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在辽投资布局力度,在醇氢电动车、绿色低碳出行等方面与辽宁深化合作。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即将举办,吉利帝豪醇氢电混汽车作为首批官方指定用车,将为赛会出行提供保障。未来,吉利甲醇汽车还将布局哈尔滨市出租车运营。

随着甲醇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和成熟,如何打通产业链成为关键。朱云尧建议,首先要开展醇氢汽车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动醇氢汽车在城市公交、专用车辆、巡游出租车等公共领域的应用。同时,对应用绿醇的车辆开展能源使用补贴,提升产品应用竞争力,构建绿醇车辆认定机制,给予通行优惠政策。

未来,随着更多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响应,醇氢电动汽车将释放更大发展潜力,为全国的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通产业的全链条环节,突破关键制备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应用场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领各方布局,将是醇氢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