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探讨了集采政策下医院难开进口药和低价药品引发的关注,分析了集采制度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了加强药品质量效益指标重视、增加医保管理成本等建议,并倡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医保效率。

  近期,浙江一位6岁儿童的家长因孩子支原体肺炎就医时,发现医院只能开出国产阿奇霉素注射液,而进口药难以获取,最终辗转到省儿童医院才用上进口药。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医院“难开”进口药的关注。与此同时,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在上海开标,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极低价格引发热议。

  无论是进口药难获取,还是低价药品的出现,都反映出集采政策下,公众对药物选择权的关注。现实中的选择受限于成本、收益,而患者对药效缺乏了解,且面临的是医保报销后的价格,因此所谓的选择权难以直接实现。

  进口原研药在公立医院的减少,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集采政策。自2018年起,集采以“以量换价”为核心策略,高价原研药逐渐被清除。虽然此举能节约资金,支持中国原创药研发,但患者对此并不了解,也无法在医保政策上进行选择。

  集采制度在降低成本方面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它过度强调成本指标,可能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其次,集采是一个粗放式管理办法,缺乏细致的成本效益分析。医保监管制度应旨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非单纯降低价格。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对药品质量效益指标的重视,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然而,当前一致性评价存在欠缺,缺乏对药品长期稳定性和不同批次质量差异的验证。因此,需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确保每批次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此外,集采制度还需考虑医疗行业的高管理成本特征。医疗服务的本质是信息服务业,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应增加医保管理成本,提高医疗开支的整体效率。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设立多家国有医保公司,可以促使医保公司提升管理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权。

  在市场竞争的倒逼下,竞争性的医保公司会适度扩大管理体系规模,并兼顾成本、疗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医保资金的利用效率,还能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新京报,图片链接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