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下投资者的困惑与应对
AI导读: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投资者面临业绩展示名词繁多、选择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剖析了投资者困惑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甄别能力、全面了解产品等建议,同时呼吁机构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优化业绩展示。
从首只银行理财产品问世至今,已历经近20载春秋,银行理财逐步成为众多普通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然而,自2018年监管部门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后,理财行业踏上了净值化转型的征程。此转型旨在促进银行理财行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产品投资性质、期限等维度,对理财产品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面对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普通投资者在选择时偶尔会陷入困境,诸如“业绩比较基准”、“区间收益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等概念性名词和展示,在为投资者提供关键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以下是对投资者困惑产生原因的详细剖析:
原因一:产品业绩展示名词繁多,投资者理解困难
在银行手机APP等购买渠道,投资者常会看到诸如业绩比较基准、过往平均业绩、过往最好及最差业绩、区间收益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近七日年化收益等多种与产品业绩表现相关的名词。这些名词的展示,旨在帮助投资者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目标或历史业绩表现,从而匹配自身投资需求。然而,多重展示也让投资者在选择时感到为难。特别是业绩比较基准,它既不是预期收益率,也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更不能视为对产品收益的承诺。其他维度的历史业绩展示,也仅代表产品前期的投资收益表现,投资者购买后的实际收益会受市场环境、监管政策、投资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
原因二:产品业绩展示维度多样,选择难度增加
为便于投资者投资,管理人发行的产品通常会在多个银行等代销机构同时销售,并会将理财产品的全量信息与销售渠道充分交互。然而,受限于手机APP界面展示等原因,各销售机构对同一只产品可能会展示不同维度的收益,如某3个月最短持有期产品,在不同银行展示的年化收益率数据高低不一,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的选择难度。
原因三:产品业绩展示频繁切换,投资者了解困难
净值化转型后,受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产品投资运作收益往往会出现波动,导致不同时间段折合的年化收益率差异较大。这给销售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操作空间,通过选择性调整产品业绩展示维度,不定时切换“最佳收益率”,以此营造“美好”假象,吸引投资者,扩大产品规模。例如,在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时,部分销售机构会调整产品展示收益,以弱化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避免投资者恐慌性赎回。
原因四:产品业绩前后差异显著,投资者体验不佳
净值化转型后,投资者常会在各银行APP等渠道发现一些收益表现突出的理财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去甚远。这些往往是产品管理人专门用来吸引投资者的“打榜”产品。这类产品通常为新成立或新份额,因期初规模较小,资产配置灵活,更容易有亮眼的业绩表现。然而,当产品规模冲高后,收益率也会自然回落,给投资者带来较差的投资体验。
(某理财公司日开固收类产品净值走势截图)
为了让银行理财行业更加理性、健康地发展,同时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需要银行理财管理人、销售机构和投资者共同努力。投资者应提高甄别能力,全面了解产品;机构应优化业绩展示,加强监管和引导。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回归理性,理性看待金融投资,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产品类型、可能的回报率和所需承担的风险等,再结合自身需求选择产品;要了解全面,不能仅关注产品所展示的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收益,而应通过产品说明书、宣传材料或咨询理财经理等方式,全面了解产品的各类要素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对于机构而言,应向投资者宣传理性的投资理念和金融基础知识,提升投资者的投资判断力;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全面、合理地展示产品要素和业绩表现;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尽快统一业绩展示维度及标准,促进资管行业公开、透明竞争,良好有序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