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旨在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专家表示,此举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预计人民银行将通过其他方式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2025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公告,针对近期政府债券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将根据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化,在未来选择适当时机恢复该操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页面显示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行已发布了5期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显示其在2024年8月至12月期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买入的债券面值分别为1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

对于此次暂停国债买入的决定,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指出,此举有助于平衡国债市场的供求关系。尽管国债买入是人民银行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暂停此操作并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将会收紧。他预测,人民银行可能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方式,继续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确保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则认为,如果未来政府债券供给增加,长债收益率回升至合理区间,市场供求关系能够自然达到平衡状态,那么人民银行可能会恢复国债买入操作,继续利用国债净买入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