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近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计划招标发行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同时,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央行近日有新动作出台。

  2025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发布官方公告,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的供需矛盾加剧,持续供不应求,央行决定自2025年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表示后续将根据国债市场的供求状况,选择合适时机恢复该操作。

  据数据统计,央行在2024年10月至12月期间,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分别净买入国债2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

  同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45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在1.50%不变。

  此外,央行于前日发布消息称,为了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种类,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央行将于2025年1月15日(周三)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据悉,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为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1月17日,到期日为2025年7月18日,如遇节假日则顺延。

  据了解,2025年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将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进行降准降息操作,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保持协调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