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举措出炉
AI导读: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举措,包括培育银发经济领军企业、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促进产业融合、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及推动法律法规完善等。
1月9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介绍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系列举措。
发布会强调五大关键点:一是加速培养银发经济领军企业,推动其向多元化业态发展;二是引导企业精准匹配细分市场,提升产品与服务的适老化品质;三是促进养老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出行与娱乐服务;四是强化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基础性与兜底性养老服务的供给,特别是针对特困与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五是推动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将有效的改革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
《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进入新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比21.1%,预计2035年将超过4亿,占比约30%。
《意见》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与兜底性养老服务,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激发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活力。银发经济已成为社会热点,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消费边界逐渐模糊,更加注重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多元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做强主体、做优产品、做大规模,推动银发经济提质扩容。
在资金投入方面,2019年至2024年,全国财政在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部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重点保障特殊老年群体的基本需求,并鼓励地方创新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
此外,民政部将协同各部门,健全实施机制,推动《意见》的贯彻落实,包括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民生实事项目,并持续深化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等政策。同时,将推动养老服务法律法规的完善,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确保2029年、2035年的改革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