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断卡行动升级,手机银行交易限额再收紧
AI导读:
银行断卡行动持续推进,新年伊始手机银行交易限额再度收紧。桐城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通告调整个人手机银行客户交易限额,旨在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确保客户资金安全。但部分银行“一刀切”政策引发客户争议,律师提醒盲目提升限额或增加诈骗风险。
银行“断卡”行动持续推进,新年伊始,手机银行交易限额再度收紧。1月8日,桐城农商银行发布通告,针对部分符合条件的个人手机银行客户,将单笔交易限额和单日交易限额从原有的50万元以上大幅下调至2000元。同时,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等机构也相继发布公告,将根据客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情况,调整其非柜面支付业务限额。
自2020年反诈工作全面铺开以来,银行通过增强非柜面渠道交易限制、排查“睡眠账户”和“一人多户”现象、严格一类卡开户要求等多项措施,强化了银行卡的管控力度。然而,部分地方或银行的“一刀切”政策,不仅造成了一定的误伤,也引发了客户的广泛争议。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如何“提高限额”“解除限额”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
桐城农商银行此番调整主要针对的是近一年无交易记录且单日限额大于50万元的“睡眠账户”。该行表示,此举旨在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确保客户的账户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告在发布后不久即被删除,具体原因尚未明确。
尽管如此,桐城农商银行早在2024年6月就已开始实施账户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账户交易情况动态调整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此外,多家银行也表示,对一类账户也设置了交易限额,单笔/日交易限额在5000元至2万元不等。
银行对非柜面渠道进行交易限额是出于防范电信诈骗和反洗钱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断卡”行动的深入开展,银行不断加强了对个人银行账户和企业对公账户的管控力度,清理了大量“睡眠账户”和“一人超量账户”,并升级了对余额低于一定金额的银行卡的管理措施。
然而,部分银行在执行过程中过于严格,也引发了不少客户的不满。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如何提升银行卡限额的讨论热度不减。但律师提醒,盲目提升银行卡交易额度可能会增加用户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
银行清理“沉睡账户”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沉睡账户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被盗用;从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过多沉睡账户会占用银行资源、增加运营成本,并影响银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银行需要继续优化相关政策和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在提额措施上做出了优化。例如,有的银行上线了手机银行申请提额的功能;有的银行则在新用户开户三个月后自动调整限额。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客户的困扰,也体现了银行在平衡安全与便捷方面的努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