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移动金融App备案及创新实践案例
AI导读: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透露,截至2024年底,已有4319家机构注册登记2951个App信息,其中2598款通过备案。协会发布26个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展示金融App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创新与成果,强调安全合规为金融行业生命线。
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董晗萱)1月9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简称“协会”)工作座谈会透露,截至2024年底,已有4319家机构在协会备案系统注册,登记2951个App信息。其中,827家银行、证券、保险、非银支付等从业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的2598款App通过备案,2902家金融机构完成关联备案。
通过备案,App问题数量大幅下降,从2020年的平均每款45.62个问题降至2024年的27.47个,降幅40%。尤其在数据安全、安全防护和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问题平均下降超30%。
近年来,移动金融App的合规治理备受监管重视,包括协会备案、违规案例展示等措施。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马超表示,未来协会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持续做好金融App备案等行业治理管理工作。
会上,协会发布了26个2024年移动金融App创新实践典型案例,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领域,展现了移动金融App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创新与成果。
这些案例展示了金融业创新趋势,如金融App将金融服务与用户生活场景融合,打造多元生态;聚焦养老金融,提供“金融+生活”一站式服务;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开展首单数币柜台债业务。在功能交互上,通过多渠道交互、智能化客服、高频场景直达等优化用户体验。
马超指出,金融App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先展示用户常用功能,提供智能客服、虚拟数字人、远程语音和视频等便捷服务。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在深刻改变金融App服务方式,为金融机构带来新业务增长点,实现降本增效、风险管控。
安全合规仍是金融行业生命线。马超强调,金融App在创新的同时,合规意识和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生物识别、数字证书等技术构建智能化多层次安全防控体系,已成为金融App标配。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