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及全年CPI与PPI数据,显示核心CPI涨幅连续三月扩大,PPI同比降幅收窄。政策对总需求有所提振,但仍需关注物价压力及市场需求变化。

1月9日,国家统计局揭晓了2024年12月及全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12月CPI环比持平,同比微涨,核心CPI涨幅连续三月扩大,被视为政策奏效与需求回暖的标志。PPI则受淡季效应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环比、同比均下滑,但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2024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2%,PPI下降2.2%,降幅较上年收窄。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四季度GDP平减指数仍为负,物价压力持续存在。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刘星辰表示,核心CPI上行主要受工业消费品涨价影响,如通信工具价格因新机上市连续三月上涨,反映出“价格战”有所缓和。

温彬认为,核心CPI走势显示政策对总需求的提振效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物价合理回升,扩需求成为2025年工作重点,包括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促进就业等政策,有望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推动消费回暖。同时,元旦春节假期效应对CPI表现有一定支撑,非食品价格尤其是服务价格上涨。

然而,食品价格对CPI支撑有限,环比下降0.6%,主要由鲜菜、鲜果价格下降所致。东方金诚研报指出,全年CPI偏低,促消费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关键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居民消费信心。预计1月CPI同比将升至1.0%左右。

PPI方面,12月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3%,降幅收窄。受淡季停工影响,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下降,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推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此外,电力、燃气需求季节性增加,公用事业价格上涨。海外方面,OPEC+推迟增产,避免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

总体来看,2024年CPI与PPI走势反映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政策调控成效初显,但仍需关注物价压力及市场需求变化。(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