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三季度末以来,中央推出增量政策助力商业地产市场平稳调整。广深两市房地产大宗交易下降,甲级办公写字楼市场供应减少,空置率略降。华南非保税物流仓储市场保持强劲,广州积极探索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推动资产高效运营。

三季度末以来,中央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有效改善了社会预期并提振了市场信心,为商业地产市场的平稳调整提供了坚实支撑。财政政策聚焦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货币政策回归宽松,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共同助力市场稳定。

商业地产市场持续深化调整。2024年,广深两市房地产大宗交易总额为207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广州交易额为90亿元,深圳为117亿元。酒店大宗交易占比扩大,租金下降、收益率上调和空置率上升导致资本值降幅明显,在售面积体量较2023年增加30%。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中心区可售优质资产体量约为247万平方米,其中优质办公楼资产集中于天河、海珠、越秀三区,占三区办公楼存量约16%。

投资者愈发重视物业抗风险能力,优质租户、优越地段和完善配套设施的物业项目更受青睐。仲量联行华南区投资与资本市场部总监卢盛表示,优质房地产物业仍是风险较低的资产配置选择,预计中心区将出现大宗物业交易,引领投资信心逐步恢复。

甲级办公写字楼市场方面,广州全年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约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截至四季度末,全市甲级办公楼空置率约为21.0%,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金融、专业服务业租户需求审慎,而科技互联网行业需求动能不减,占2024年新增租赁面积的34%。

华南非保税物流仓储市场方面,2024年华南五市净吸纳量超过200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新增供应量将创历史新高,其中佛山和东莞预计新增供应分别破百万平方米。

广州积极探索闲置、低效资源整合途径,推进既有建筑活化利用,优化公共空间功能。近日发布的《革故谋新:打造广州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国有不动产篇》白皮书,提出建立低效无效资产预警防范机制和不动产盘活提升标准流程,鼓励国企利用多种渠道和方法推动资产更新改造与高效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仲量联行华南区董事总经理吴仲豪指出,通过整合资源和参与者,结合创新驱动的不动产管理及物业改造策略,可以焕新城市面貌,优化产业功能布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