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发布2025年中国宏观与政策十大展望
AI导读:
中信证券研究发布2025年中国宏观与政策十大展望,包括经济增长、财政货币政策、地产政策、国内需求、国企改革等关键方面,为经济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大河财立方消息】1月9日,中信证券研究发布了关于2025年中国宏观与政策的十大展望。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外部环境中,中美关系扰动可能主要源于外贸摩擦,导致出口增速由正转负,人民币汇率或持续偏弱。内部环境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实现约5%的增长,名义与实际增速间的偏离将缩小。
宏观与政策范式发生显著变化: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用周期迎来新起点,十万亿化债方案将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其次,地产政策以止跌回稳为目标,政策密集出台,推动供需平衡。再者,2025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是扩大国内需求,财政支出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更大力度支持惠民生、促消费。最后,国企市值考核启动,央国企并购重组或成后续重点。
回顾2024年,中国经济经历不平凡的一年,9月后一揽子增量政策果断部署,经济呈“前高、中低、后扬”走势,全年增长约5%。展望2025年,外部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严峻。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信证券针对2025年宏观与政策提出以下十大展望:
展望一: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约5%的增速,呈现“U型”增长,名义与实际经济增速偏离收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预计2025年一季度经济受政策拉动增速较高,二季度受外部扰动有所回落,但增量对冲政策将带动三、四季度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展望二:2025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量与节奏均优于上年,赤字率或上调至4%,支出向产业投资、消费和民生倾斜,十万亿化债方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扩张,赤字率提升,结构优化,支持消费和民生,化债方案托底地方财政。
展望三:2025年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降准和政策性利率降息幅度或超2024年。
时隔14年再次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提到将降准降息。预计2025年降息降准幅度更大,银行准备金率或有较大下调空间。
展望四:2025年信用周期迎来上行新起点,社融增速或“两头低、中间高”,M1增速有望转正。
货币、财政和地产政策支持下,社融下行周期望终结。广义赤字扩张推升社融增速,居民提前还贷减少,信贷扩张需关注地产周期,M1增速有望从二季度开始重回正增长。
展望五:2025年中美关系扰动以经济层面为主,宏观政策对冲扰动,中欧关系务实平衡,全球南方合作迎新契机。
中美关系方面,外部压力主要来自关税等经济层面,中欧关系需寻求平衡,全球南方合作背景下,企业出海是中国融入并扩大经济循环的必然趋势。
展望六:2025年人民币汇率最大风险来自外部扰动,对华加征关税及强势美元或使汇率保持偏弱区间运行。
历史上,出口影响人民币汇率。展望2025年,人民币汇率面临海外加征关税政策和强势美元风险,可能保持偏弱区间运行。
展望七:外需放缓和海外加征关税对出口构成双重压力,出口全年增速或转负。
美国本轮主动补库约持续至2024年四季度,2025年外需基本面支撑减弱,特朗普加征关税或使美国对华关税税率阶梯式上升。
展望八:当前一线城市房价稳定,预计2025年中旬新一线城市房价止跌回稳。
地产政策密集出台,推动供需平衡。减少供给,增加需求,城中村改造加快落地,预计2025年中旬新一线城市房价止跌回稳。
展望九: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政策将更大力度支持惠民生、促消费,社零增速有望回升到5%以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旧换新政策资金额度提高,地方消费券扩围,政策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稳定预期,预计社零增速回升到5%以上。
展望十:2025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步入收官之年,市值考核实质落地,央国企主导的并购重组或成主流。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冲刺收官,各项考核机制完善,市值管理考核落实,央国企并购重组深化推进,建议关注并购重组领域动向。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