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与碳标识认证制度,旨在全面评估和管理产品碳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政策、标准、数据库、认证制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需政府、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推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与碳标识认证制度,这一举措不仅深化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回应。该体系的建立,旨在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全面审视并管理其碳排放,为绿色低碳发展铺设道路。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广泛,它不仅涉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还延伸至原材料获取、产品使用乃至废弃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这要求企业从源头把控,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减少碳排放。同时,政府需加强监管,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引导市场向绿色低碳方向迈进。这一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通过碳足迹管理,企业能够更清晰地掌握产品的碳排放情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排放,提升市场竞争力。其次,它促进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消费者通过了解产品的碳足迹信息,能够作出更加环保的消费选择,推动社会绿色消费潮流。此外,该体系还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通过建立和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我国能够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近年来,我国在产品碳足迹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的探索建立,标志着我国碳足迹管理进入系统部署推进阶段。在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制定方面,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正加快研制产品碳足迹核算基础通用国家标准,明确核算边界、方法、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在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方面,正建设一批覆盖广、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以支持碳足迹核算和管理。在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方面,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正在全面建立,碳标识得到广泛认同,主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获得国际认可。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碳足迹相关标准制定修订和国际计量比对,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在碳足迹核算规则和认证结果方面的衔接互认。

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政府、企业等多方携手努力,共同推动低碳生活有迹可循。

一方面,要推动企业提升碳管理能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企业作为实施碳足迹管理、从生产端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主体,应主动加强内部碳排放管理,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报告机制,提升绿色竞争力。政府则需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和工艺,降低产品碳足迹。

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增加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同时,加强对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市场化和产业化。此外,有关部门还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产品碳足迹的认知,引导公众选择低碳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新风尚。

此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碳排放管理体系,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提升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