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国企资本加速通过战略投资布局科创板,支持59家国有控股公司上市,融资额超1586亿元。招商局、中国电信、广州国资等纷纷布局科创板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1月8日电(记者杜康)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国企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过战略投资布局科创板,将其打造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科创板已成为国企资本加速布局的重要“阵地”。

据统计,自科创板开板以来,已有59家国有控股公司在此上市,累计首发融资额超过1586亿元。这些公司在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看,科创板上的中央国有企业有35家,地方国有企业24家,占板块公司总数的10.2%。其中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10家央企集团,纷纷“落子”科创板。

随着“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支持政策的出台,央国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凭借规模优势和产业链布局,参与产业链整合,为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企资本涌入科创板,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招商局战略投资凯赛生物,携手布局合成生物产业

科创50成分股凯赛生物于2020年8月12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致力于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被誉为“制造业单项冠军”,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供应商。

2023年6月26日,凯赛生物披露,招商局集团拟以不超过66亿元间接参与公司的定向增发。此次定增已获证监会注册批复。交易完成后,招商局集团将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为17.97%。未来,双方将围绕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信“牵手”国盾量子,开启量子通信新篇章

国盾量子自成立以来,在量子通信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了产业化应用的核心技术和市场认可的研发成果。然而,量子信息技术仍面临应用面窄、产品推广困难等问题。而中国电信则将量子信息技术视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2023年5月,中国电信投资30亿元全资设立中电信量子集团,致力于量子信息原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升级。

2024年3月12日,国盾量子发布公告称,拟向中电信量子集团发行股份。发行完成后,国盾量子将成为中电信量子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此次交易是通信领域的“新老联手”,双方将在量子通信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量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从战略层面来看,量子技术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前沿科技领域。中电信量子与国盾量子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量子技术融入关键数字基础设施,推动量子通信网络和经典通信网络无缝衔接,为国家主权信息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广州市国资“入主”孚能科技,助力融入区域产业链

2024年1月4日,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广州工控集团及一致行动人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广州工控集团将收购孚能科技5%的股份,并放弃5.3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同时,深圳安晏计划转让不超过2%的股份给工控资本。此次交易完成后,孚能科技的控股股东或将变更为广州工控集团,实际控制人或将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市场人士认为,广州工控集团“入主”孚能科技后,将助力其进一步加深与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广州工控集团背靠广州市人民政府,实力雄厚,全面聚焦先进制造业、工业智能与工业软件、产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园区业务板块。孚能科技则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孚能科技更好地融入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正处在供需失衡的周期底部。对孚能科技来说,本次收购可以有效缓解周期性的现金流压力,并与前三大客户之一的广汽集团加深合作。随着SPS电池工厂逐步投产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孚能科技的基本面将逐步改善。对广州国资而言,在周期底部进行产业整合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将为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添上重要的一块“拼图”。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