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车市热闹非凡,超30个品牌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车企推出“兜底”政策,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汽车消费。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战仍将继续,但电池成本下降为主机厂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利润空间。

2025年车市持续火爆,新年伊始至今,已有超过30个汽车品牌推出包括限时价、现金补贴、保险补贴、贷款利息减免、以旧换新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购车。其中,蔚来等品牌更是将优惠期限延长至2月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考虑时间。

车企们不仅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还推出了“兜底”政策,确保消费者不会因政策变化而错失补贴。例如,蔚来、理想、智己等品牌均宣布,在特定时间段内定购并交付的用户,若因购车时间无法获取地方置换补贴,将由官方进行兜底补偿。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除了车企的优惠政策外,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汽车消费。以上海为例,其“绿牌”政策进一步放宽,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来沪人员,社保要求由“连续36个月”调整为“4年之内累计有36个月”。此外,上海还鼓励多车车主“以旧换新”,支持免费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额度。

苏州和南京等城市也发布了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可以与国补、省补同时申请,且不限制购车者户籍和上牌地。湖南、湖北、广西、海南、河北和贵州等地则明确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跨年度衔接政策,继续延续2024年的政策直至2025年新政策发布。

面对车企和政府的双重优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仍将继续。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表示,2025年一季度汽车价格战可能会再次爆发,而且由于2025年春节较早,价格战可能会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然而,随着电池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主机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让利给消费者,从而维持车市增速。

摩根大通中国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赖以哲也表示,尽管价格战带来了行业挑战,但每家大型主机厂都在努力取得销量增长并抢占市场份额。预计2025年的车市增速能够维持在2024年的水平,加上预期中将要推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摩根大通对于2025年市场的整体需求仍旧比较看好。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