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十强省2025经济工作重点:扩内需与科技创新并进
AI导读:
GDP十强省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公布,均将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同时强调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刚迈进2025年,广东、江苏、山东等“GDP十强省”便迅速行动,纷纷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并公布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些经济大省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勇挑大梁,全力以赴。
从整体上看,这些经济大省2025年的重点工作安排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布的九项任务高度契合,均将扩大内需作为“头号任务”,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在产业布局方面,各省份均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六省更是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作为2025年的重要任务。
在具体执行路径上,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促消费方面,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两新”工作,创新消费场景,而江苏、四川等省份则强调要通过充分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来释放消费潜力。在扩投资方面,广东、浙江等省份强调要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而江苏、湖北等省份则突出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提振民营企业投资意愿。
受访专家分析指出,2025年国内经济政策转向更加积极,带动社会投资明显回暖,股权投资市场也受此提振。未来,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还需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如通过专项债等方式支持社会投资,鼓励政府引导基金优化容错机制等。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
扩大内需成为各经济大省的“头号任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置于2025年重点任务首位的基础上,各经济大省也纷纷将扩大内需作为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提振消费,同时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虽然目标一致,但各省份的政策方向却有所差异。
在促消费方面,广东、山东、浙江、河南、福建等省份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两新”工作,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多渠道激发消费潜力。而江苏、四川等省份则提出通过高质量充分就业以及做好教育、医疗、生育、养老和困难群体保障等措施来促进居民增收,在改善民生中释放消费潜力。从国家到地方,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力度已明显加大。
2025年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宣布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同时,全国多省份也陆续启动了新一轮“两新”政策。其中,山东启动了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十大专项行动,四川推出了百万家电专项补贴活动,江苏也推出了手机等数码产品专项补贴活动。
消费政策的加码有望为投资市场带来信心。谈及影响社会投资的主要因素时,有专家表示,一是证券市场港股A股的稳定可以有效提振资本市场整体信心;二是政策的进一步加码,特别是对需求端的刺激措施,如近期宣布的国补扩大范围覆盖更多消费品类。
提高投资效益是扩内需的另一个关键渠道。广东、浙江等省份强调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深入谋划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事关全局和根本、事关跨区域跨流域跨周期的重大项目。而江苏、湖北等省份则突出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提振民营企业投资意愿。
从各省份当前重大项目开工情况中可以看出,部分地区新开工项目中的社会投资类项目占比有所增加。其中,深圳首批新开工项目中的社会投资类项目年度投资占比超过七成;陕西省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中也有432个为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年度投资额达4079亿元,占总盘子比重为83%,社会投资释放积极信号。
除扩内需外,面向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也成为“GDP十强省”2025年的共同任务。在产业布局上,浙江提出打造“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福建谋划推进新一轮“电动福建”建设,而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六省则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写入2025年任务清单。
广东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列入2025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浙江则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包括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不同区域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各地区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聚集了国内众多高水平大学的优势,侧重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而珠三角地区则着力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侧重企业引领、产业需求驱动。
面对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等共性问题,各地如何激发创新活力?专家建议,要健全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同时,政府可考虑通过专项债等方式支持社会投资,并积极推动“股债结合”及融资租赁等多样化金融产品支持实体经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