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清华大学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天工论坛,宣布成立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旨在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联盟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50余家重点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

1月7日,清华大学在北京隆重举办“第二届天工论坛”,会上正式宣布成立“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该联盟由清华大学牵头,携手超过50家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行业组织、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旨在集结产、学、研、用多方智慧与力量,协同推进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构建,助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产品碳足迹管理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关键要素,更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论坛上,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对联盟寄予厚望,他提出“全链条协同创新、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愿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亦强调,产品碳足迹管理是一项跨领域、跨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他期待联盟能加速方法研究与数据汇聚,推动前沿技术在碳足迹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文华、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等领导对联盟工作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代表理事长单位,对联盟工作表达了全力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当选联盟理事长。他指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政策体系框架已初步搭建,各界已为此付出诸多努力。清华大学于2023年发起“天工计划”,并发布了我国首个开放透明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天工数据库。然而,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在标准、数据、工具、场景及能力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产、学、研、用各界的深度合作。联盟将致力于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在数据、内容及能力三方面发力,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碳中和讲席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徐明出任联盟秘书长。他透露,当前国内碳足迹数据库建设虽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针对数据标准不一的问题,联盟已编写《生命周期评价数据集构建导则》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旨在建立统一、国际领先的数据集构建标准。针对互联互通不足及国际认可困难的问题,联盟建立了“天工生命周期评价数据平台”,旨在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共享。目前,该平台已汇聚超过12000条数据,待审核后将正式对外发布。

此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内外多家机构与组织也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在专题报告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合作、政策措施、产业实践等视角,对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图片链接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