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末,管理层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表态引发市场对降准、降息期待,信用债在多头情绪推动下快速补涨。分析人士认为信用债仍有补涨空间,城投债成为机构青睐品种,未来投资需注重安全,寻找更高票息。

新华财经上海1月8日电(记者杨溢仁)2024年末,管理层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立场,激发了市场对于降准、降息政策的期待,加之年末市场“抢跑”效应显著,债市快速响应,收益率显著下行。

在此期间,尽管信用债的表现总体上不如利率债,但在市场多头情绪的推动下,信用债依然迅速补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短期内信用债仍有进一步补涨的空间,建议机构在配置增量资产时,优先考虑高流动性和票息保护充分的品种。

信用债收益率持续“探底”。尽管债市收益率已降至低位,但在“宽货币”预期持续的背景下,市场多头思维依然强劲,加之“开门红”配置资金充裕,债市未受央行约谈部分机构加强稳健投资的影响,信用利差短暂震荡后迅速补涨。城投债尤为突出,2024年12月26日收盘时,各区域城投债收益率普遍下行,3年至5年期城投债成交收益率下行幅度多在30BP至60BP之间。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信用债收益率全线下行,中长端品种表现更佳。与11月末相比,1年至2年期各品种收益率普遍回落19BP至24BP,3年至5年期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20BP至28BP。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信用债收益率已普遍较低,估值2.2%以下的信用债成为主流。

机构持续看好城投产品。综合考虑性价比、安全性、流动性和市场表现,城投债仍是机构青睐的券种。在地方政府化债工作推进的背景下,城投债凭借其高信用等级和稳定收益重新受到市场追捧。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表示,尽管国内经济有复苏迹象,但投资人仍持观望态度,产业债融资环境改善尚需时日,城投债因此更受欢迎。

城投债成交额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等化债大省。惠誉评级亚太区国际公共融资评级高级董事孙浩认为,化债过程虽将加速城投企业转型,但地方政府支持不会断崖式撤出,城投债的政策属性依然很强,未来政府支持将更具弹性。

步入2025年,信用利差已回落至2024年低点,投资布局需注重安全。交易员建议,久期越长,投资回报越高,城投债在低等级下沉仍有增量回报,但需拉长期限。当前债市收益率较低,需寻找更高票息,如利率2.2%以上的信用债,并结合负债端情况,通过久期操作获得更高资本利得。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冠南建议,城投债方面,可精选3年期以内品种,以下沉增厚收益为主,中短端城投债安全属性突出;产业债方面,地产板块关注央国企地产主体AA及以上等级品种,煤炭债可适当下沉,钢铁债需规避尾部风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