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生态环境部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强调绿色金融在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加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产品和服务创新等要求。

  本报讯 (记者刘琪)2025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生态环境部携手召开了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鹤新与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共同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朱鹤新强调,近年来,金融部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提高服务质量,成功构建了全面的绿色金融体系,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面对当前加快绿色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金融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需继续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加速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支持目录和统计制度,明确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需加快环境权益登记、担保、评估等配套政策的完善,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金融机构则需深化对绿色重点行业的分析,积极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主动对接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项目,提供市场化、法治化的融资融智服务。各部门、各单位应共同努力,提升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平衡好质量与总量的关系,在推动绿色金融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注重其对环境效益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效。

  赵英民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在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生态环境部门将主动与金融部门合作,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以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等有效衔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全国碳市场扩围,拓宽EOD项目融资渠道,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加强部门协同,健全项目推介机制,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

  会上,相关部门对《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进行了政策解读,并介绍了美丽中国重点领域的融资需求。此外,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分别与6家企业现场签署了融资对接协议。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