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德国两家eVTOL行业领军企业Volocopter和Lilium因资金链断裂纷纷申请破产,给国内低空初创企业敲响警钟。文章分析了国内外低空经济资本热度差异的原因,并探讨了国内低空初创企业应如何从中吸取教训。

2024年,国内低空经济如火如荼,而德国两家低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却在2025年前夕纷纷倒下。德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领军企业Volocopter和Lilium,均因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向法院提交破产程序申请。

Volocopter,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最早的eVTOL项目之一,原计划于2025年取得适航认证并进入市场。然而,由于资金问题,这一计划或将推迟。自2024年底以来,公司一直在与投资者进行尽职调查谈判,但至今未能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来维持正常运营。

无独有偶,Lilium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成立于2015年的Lilium,是全球第三家在美上市的eVTOL企业,其主打产品是全球首款采用电动涵道作为动力的eVTOL。然而,尽管累计融资约14亿美元,并在2021年成功上市,但Lilium仍未能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来运营公司基础业务,最终也走向了破产。

当前,全球eVTOL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热度不断攀升。两家独角兽企业的破产,无疑给国内近年井喷的低空初创企业敲响了警钟。业内人士分析,eVTOL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烧钱的新事物,其研发和适航认证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时间。此外,两家企业所在的德国新能源产业并不发达,供应链基础较为薄弱,这也直接推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成本。

同时,两家企业机构均过于庞大,员工数量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导致公司行政成本过高。此外,Lilium选择的技术路线较为特殊,采用了倾转涵道构型,这使得其制造难度和成本极高,研发周期更长。而Volocopter则因产品线过多,导致公司资源比较分散,无法集中使用。

与德国两家独角兽企业的困境相比,国内低空经济却迎来了发展元年。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低空经济赛道融资案例合计56起,同比增加9起,其中亿元以上融资案例达19起。作为低空经济核心支柱的eVTOL最受关注,融资规模以近八成的占比大幅领先其他赛道。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外低空经济资本热度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国内外通用航空发展阶段不一致。在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低空装备的研发投入需求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因此,随着低空经济热潮的兴起,低空装备的市场需求是明确的、紧迫的。

对于国内低空初创企业而言,德国两家独角兽企业的破产也留下了不少启示。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实力、技术路径和研发难度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其次,产品市场定位要清晰,确保符合市场需求,并且避开同质化竞争。最后,企业要多储备资金,做好过冬的准备。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低空经济行业的不断发展,优胜劣汰的现象一定会出现。因此,企业后续应该重点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即通过增加订单形成现金流。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