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债市收益率走低和股市波动,多资产策略备受关注,更多全球资产被加入组合。海外养老投资基金本质为多资产策略,黄金、美股等成为主流标的,多资产策略或将成为养老投资的基石。

随着中国债市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及股市的剧烈波动,多资产策略逐渐成为众多寻求穿越经济周期的机构的优选,众多全球资产被纳入投资组合。海外养老投资基金的核心正是多资产策略。

数据揭示,多家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设立多资产管理部;券商自营也积极布局“全天候策略”,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华福证券等纷纷加入;2024年,近九成公募FOF基金实现了正收益率。部分绩优FOF产品更是突破了传统的股债搭配,积极在商品类ETF、QDII产品等领域进行布局。

近期,国内首个由新设外资公募基金发行的全球多资产策略基金面世。富达基金推出了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该基金债券占比大,中国股票配置比例低于同类FOF(约8%),其他多元资产涵盖海外市场股票、海外市场债券及大宗商品等。富达投资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及业务资深顾问郑任远担任产品顾问,此举旨在为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市场铺路。

多资产策略或将取代传统固收+

富达基金养老负责人、拟任基金经理赵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的经验表明,传统的固收加20/80组合(80%固收+20%权益)在某些情况下回撤幅度可达十几个百分点,影响客户体验。通过加入更多海内外大类资产,利用资产类别、市场国别及因子策略的多样化,可以提高稳健性与收益率,更适合未来的养老产品。

多资产策略在国内市场的首次受关注或源于桥水基金的“全天候策略”。特别是在2023年市场剧烈震荡的背景下,桥水在中国的私募基金全年业绩保持在10%水平,规模更是翻倍。

赵强指出,海外多资产策略不仅跨资产,而且跨国别。这是因为海外固收产品的波动性远超中国债券,因此债券本身难以成为唯一的基底,更多采用“多元资产配置”策略。而在中国市场,债市的波动相对较小,多年来“固收+”以债券为基底,配以权益资产(主要是A股和港股),旨在提升收益。

然而,事实证明,固收+在某些情况下会变成固收-。20/80组合在某些情况下回撤幅度可达十几个百分点,较大的回撤导致产品需要长时间才能创新高,影响客户体验。例如,2014年固收+产品短期内上涨20%,但此后五年才重新创新高;2020年部分投资者因难以忍受长时间无收益而赎回,错失了后续牛市收益。

2025年黄金与美股前景看好

在此背景下,多资产策略受到各类机构的重视。近年来,海外股市、海外债市及黄金等成为主流投资标的。

2024年10月,黄金创下2790美元的历史高位,全年上涨27%,是自2010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中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央行都在购买黄金。

“黄金+”配置策略越来越受关注。数据显示,机构增加对黄金的配置(多为黄金ETF),这些配置主要分布于养老理财、养老FOF、混合基金等产品中,如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景顺长城等,配置比例最高的机构黄金配置中枢已达5%~10%。

赵强表示,此次发行的FOF中,包括黄金在内的大宗商品配比基准约为5%,标的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上海金。尽管短期内美元走强、黄金暂时转弱,但中长期黄金的看涨逻辑并未改变,2025年仍对黄金持积极观点。

同时,海外股市也是近年来国内机构布局的重点,主要投资工具包括QDII基金、互认基金、场内ETF等。美股是配置首选。2024年,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突出,英伟达(+170%)和博通(+109%)等持续引领AI热潮。

综合来看,华尔街机构对标普500指数今年的预测中位数在6600点左右,最高目标价达7000点。

就国内资产而言,人民币债券、A股、港股是多资产策略中的重点。赵强称,FOF的债券参照基准是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配比约为75%,但利率债占比约为20%-30%,且久期并不倾向于太长。近期10年期国债迅速从2%以上跌破1.6%,可能已经定价了超30BP的降息幅度,信用债可能仍有补涨空间。

各界普遍认为中国股市估值低,且在政策刺激下有反转潜力,但鉴于其高波动性,采取多资产策略的投资组合无法重仓下注。

赵强分析称,标普的波动率约为12%,而中国股市的波动率可达20%-25%,导致其风险收益特征与其他市场不同。由于高波动性,建议在中低风险产品中配置8个百分点的中国股市资产较为合适。

“中国股市在2025年上半年可能因流动性支撑有一定行情,但长期走势需关注盈利的真实改善,一季度之后盈利是否扎实是关键观察点,相对港股更看好A股。”

多资产策略将成为养老投资的基石

外资布局多资产策略,也是瞄准了中国的“第三支柱”市场。当前中国个人养老金投资已运行两年,养老FOF如何控制波动率并争取绝对收益,机构的多资产配置能力将越来越重要。

2024年上半年,中国机构发行的养老基金Y份额产品业绩未能收正,业绩跑输基准的养老基金Y份额产品超八成。这主要是因为权益配比过高导致组合波动扩大。未来,如何优化跨资产、跨国别的多资产投资能力是关键。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基金公司的全球配置能力仍有待提升,不少FOF基金管理人此前多为股票投资经理,而真正的多资产投资则是一项“科学”,更不用说是全球的多资产投资。

多资产策略在海外占据主流,正是受到养老金投资需求的推动。美国主要养老投资产品是目标日期基金(TDF),TDF通常会在产品名称中设立一个“目标日期”,并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开发下滑曲线。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TDF本身也是一种多资产策略。

郑任远此前表示,养老投资产品的门槛颇高,导致美国的养老市场几乎被四大机构寡头垄断,包括富达、先锋领航、普信、贝莱德。对于富达、贝莱德等新设的在华外资公募而言,要获得第三支柱的养老金管理资质,仍需满足连续3年规模在200亿以上的要求。尽管存在规模要求,但这些海外的养老金管理巨头无疑要先做好准备。

赵强表示,此次的FOF产品风险级别接近TDF产品40-60岁部分的风险级别,更偏稳健,且控制核心风险资产的配比,中国股票、美股等配比不超过20%,旨在打造更好的投资者体验。

就中长期来看,中国的养老产品配置工具仍有待完善。目前,通过QDII、互认基金来配置海外资产,费用相对于养老产品而言过高。场内挂钩海外股市的ETF容量不足,例如美股、日经ETF一度出现20%的溢价。

此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已有QDII投资人才,基金公司应给予更多空间、时间和资源来培养人才,而非采用短期的业绩考核方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