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12月,资管信托市场发行成立情况处于年内高位,非标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现翘尾行情,金融领域非标信托资金规模强劲增长,市场回暖势头不减。

中国网财经1月8日讯 2024年12月,受季节性因素驱动,资产管理信托市场发行与成立情况显著上扬,达到年内高位。期间,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呈现出明显的翘尾效应,且金融领域的非标信托资金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

市场回暖势头不减

据用益信托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共发行信托产品2720款,环比增长33.14%,同比增长15.5%,发行规模更是高达1494.91亿元,环比增长11.64%,同比增长36.2%。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年末冲规模等季节性因素。在成立端,上月共成立了2442款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环比增加20.18%,但成立规模却为854.06亿元,环比下滑13.21%。用益信托研究员杨桃指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资产管理信托市场持续回暖。12月是信托公司完成年度目标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快了产品投放力度,导致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大幅增长,非标信托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而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则大幅下滑。

从功能分类来看,12月融资类产品成立规模为506.91亿元,占比59.35%,投资类产品成立规模为344.15亿元,占比40.30%。在年末冲量期间,融资类信托的显著增长表明市场对融资类信托的需求依然强劲。而投资类信托的大幅下降则主要体现在标品信托业务成立规模的下滑。

同期,固定收益型产品的成立规模为655.54亿元,占比高达76.76%,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92.95亿元,占比22.59%。固定收益类信托的高占比和增长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信托产品。

对于12月市场整体表现,杨桃进一步解释道,标品信托成立数量占比下滑,而非标信托的数量占比大幅上升。12月标品信托数量占比下降至42.32%,这可能与证券市场走势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调整以及信托公司发行策略的调整有关。

标品信托数增量减

具体来看,12月标品类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端均呈现出数增量减的情况。报告期内,标品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16.52%,但发行规模环比下降41.12%;标品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3.27%,较11月略有上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固收类及混合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有所反弹,但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

12月标品信托成立数量为1058款,环比增长7.52%,但成立规模却大幅下降67.96%至189.83亿元。这主要归因于11月份标品成立规模基数相对较高。同期,TOF信托产品成立数量和规模也均有所下降。从投资策略来看,债券投资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12月债券投资类产品成立数量为997款,占比达到94.23%。

按产品类型来看,12月固收类产品成立997款,占比94.23%,继续保持其在标品信托产品中的主导地位。权益类产品的数量和占比基本稳定。同时,债券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了6.73%,多资产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略有增加,而股票策略产品成立数量则与11月持平,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下降57.14%。

另一方面,12月非标信托业务成立规模大幅增长69.63%至664.23亿元,较去年同期也增长了26.63%。这主要得益于信托行业年末冲规模以及市场大量投放剩余非标产品额度。收益率方面,12月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出现翘尾行情,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5.42%,环比增加0.13个百分点。

金融类信托产品备受青睐

从非标各资金流向领域的收益表现来看,12月金融领域的平均收益率为4.66%,较11月上升了0.18个百分点;房地产和工商企业领域的平均收益率也分别有所上升。同期,除工商企业领域外,其他各领域的信托产品成立情况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大幅增长99.34%至273.27亿元。

对于投向金融领域的信托资金规模强劲增长的原因,杨桃分析指出,这主要得益于消费金融类业务和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大幅增长。政策对消费金融业务的支持态度明确,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在盘活信贷存量、拓宽融资渠道上具有优势。在监管部门的引导和规范下,此类信托业务越来越规范化和透明化,信托公司的参与机会也随之增加。

从市场整体产品运行情况来看,12月信托产品共发生3起风险事件,涉及金额总计23.95亿元。其中,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事件占大多数。同期,共有13家信托公司清算兑付196款信托产品,兑付金额为227.20亿元,平均实际年化收益率为5.63%。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