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低空经济元年:政策推动、投融资活跃、场景拓宽
AI导读:
2024年被视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政策推动、投融资活跃,无人机配送、载人航线等新场景持续解锁,低空经济展现出巨大潜力。预计到2030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有望达到2万亿元。
2024年被视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元年,这一年,“低空经济”不仅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定义为与生物制造、商业航天并列的“新的增长引擎”。年末,国家发改委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民航局、工信部也成立低空经济专班,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年,低空经济概念股在资本市场异常活跃,吸引了大量初创企业获得融资;无人机载货、载人航线频繁推出,成为新的风景线;低空巡检、应急救援、文旅观光等新场景不断解锁,展现出巨大潜力。全国20余个省级行政单位发布了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各地争创“天空之城”的热情高涨。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具有高附加值、强带动能力等特点,是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预测,低空经济将经历培育发展阶段、试运行阶段、优化提升阶段,到2035年以后进入成熟阶段。预计到2030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有望达到2万亿元。
投融资事件在低空经济领域异常活跃,特别是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领域。2024年12月30日,沃兰特航空宣布完成Pre-B轮融资,这是其2024年完成的第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5亿美元。据统计,2024年低空经济领域发生的投融资事件超过60起,显著超过2023年全年,eVTOL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就有24起,同比增长140%,总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96%。这些融资事件的投资方包括基金公司、创投企业,以及部分国资入股的产投企业,反映出多地政府对低空经济的坚定投入。
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较大的资本储备用于技术研发、产品迭代、设备更新等领域。近年来,全国低空经济产业企业共获得728次创投融资,其中融资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事件占比12.64%。占据低空领域核心赛道的eVTOL企业如华羽先翔、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等纷纷获得外部融资,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低空空域的逐步放开,低空经济的场景应用不断落地。无人机配送已成为最普遍、最接近大众消费的应用场景之一,具有高效、灵活、节能等优点。同时,“打飞的”出行、观光等场景也日益增多,打造都市圈低空飞行服务成为多地布局的重点。低空观光也成为文旅活动的新宠,多地推出低空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体验。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然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仿真实验室副主任张晓兰指出,我国低空经济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盈利模式。以eVTOL等航空器为例,产品造价高,载客量较少,距离全社会规模化推广普及相对遥远。
2024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针对低空经济的政策密集出台,推动了整个低空产业进入“快车道”。然而,张晓兰也指出,当前低空空域管理缺少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细则,各地发展战略规划呈现碎片化状态,低空经济发展存在“多头管理”与“管理空白”并存的问题。因此,加强低空经济的顶层谋划布局备受呼吁。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表示,2025年将是低空经济的全面推进之年。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司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家层面对低空经济的布局已经开始。他呼吁各方关注低空经济的飞控技术、航电技术、管理运营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尽快制定适合本地的低空经济路线图。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南都政商数据新闻部
策划/统筹:甄芹田爱丽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