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企估值修复前景明朗,国资委发布市值管理意见,央企市值管理和经营考核持续推进。央企板块“低估值”+“高股息”特征明显,市值管理、央企重组及股息率受关注。

央企估值修复的前景正逐渐明朗。2025年初,中兵红箭成为首家明确收到国资委市值管理通知的央企。根据国资委最新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将得到持续加强,并设立具体考核评价指标。中兵红箭表示,将于2025年开始依据国资委的考核指标对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主要关注公司股价相对综合增长率。

国资委于2024年12月17日正式发布了上述意见,共包含九条具体措施,旨在明确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优化市值管理工具箱,健全工作机制并强化正向激励,同时坚守合规底线。市场机构认为,随着央企市值管理和经营考核工作的持续推进,央企估值的修复机会愈发值得关注。

市值管理涉及价值创造、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三大阶段。其中,价值创造是基础,包括上市公司基本面优化和并购重组、混改等外延式扩张方式;价值经营是核心,涉及回购、增持、分红等手段的运用,以传递积极信号并提振市场信心;价值实现则是目的,需要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央企板块以其“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此外,央企重组也被视为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兴业证券指出,将体外未上市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平台,是推动央国企内部优质资源向资本市场汇聚的最直接途径。目前,电网、电力、军工、有色等领域的央企集团仍拥有较多体外优质未上市资产。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报告)

根据兴业证券的研报,数据宝梳理出证券化率低于50%的央企旗下低市值股票,共有33股市值低于百亿元。其中,长春一东和北方股份的市值均低于30亿元,实控人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乐凯胶片、西昌电力、华电辽能等个股市值今年低于40亿元,实控人分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网集团和华电集团。

从股息率角度看,中证央企指数的市净率明显低于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中证800等主要权益指数,但股息率则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指数。在“中特估”+“央企市值管理”的背景下,央企有望继续维持高分红水平。目前,仍有32家央企的股息率超过4%,其中中粮糖业的股息率高达8.92%,位居第一。

此外,估值方面,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央企的滚动市盈率均低于10倍。同时,五矿证券指出,《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因此破净央企的估值也将迎来修复空间。据统计,有59只央企股破净,其中华侨城A的市净率最低,为0.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