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低空物流领域发展迅速,无人机配送成为新趋势。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低空物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华社合肥1月8日电题:从城市到乡村,中国低空物流加速拓展新领域

  新华社记者汪海月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位于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湖心的姥山岛上,61岁的岛民高春梅正忙着置办年货和生活用品。不同于以往,此次为她送货的不是乘坐轮渡而来的快递员,而是一架从“空中邮路”飞来的白色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具备9公斤的载重能力,从安徽省巢湖市中庙街道的无人机起降点起飞,仅需4分钟便能抵达姥山岛,将十多件快递安全送达,相比传统的轮渡运输方式,总时长缩短了近2小时。

  巢湖邮政分公司邮政业务部经理孟起表示,这条无人机投递邮路自2024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已投递超过千件快递,有效解决了岛上投递不便的问题。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下,无人机能够灵活调度,确保快递及时送达。2025年,当地还计划再增加一条山区的无人机投递航线。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纳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物流在短途运输、跨区域飞行、城市配送等场景中展现出明显优势,并迅速落地应用。

  在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无人机配送快递邮件的数量达到了约270万件。同时,越来越多的低空物流航线正在开通,无人机正跨山越海,抵达传统运输模式难以覆盖的地区,为物流运输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4年1月19日,深圳市血液中心的一架无人机搭载着血液起飞,前往深圳市中医院。这条航线是无人机在医疗物资配送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

  近期发布的《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71.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81.8亿元,增长率达37.41%。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至1500亿元。

  在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中,无人机物流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的一家爱心献血屋为例,2024年10月底,一条从献血点采集血液并配送至安徽省血液中心的航线成功首飞,构建了一条高效的“空中生命线”。

  无人机制造企业迅蚁科技在这条“天空通道”上积极布局。2024年,该公司完成了超过2500次的紧急血液配送任务,服务覆盖了合肥、杭州、成都等40个城市,为数千名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此外,迅蚁科技还在安徽合肥等地积极寻求政策支持,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报告指出,目前已有45个城市启动了低空经济的政策规划。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低空物流已成为低空经济中的“关键词”。

  2024年5月7日,在长沙县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监控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远程控制无人机的起降和飞行安全。这一场景展示了低空经济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作为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大疆所在的深圳也在积极推动“低空+物流”领域的发展。深圳支持低空经济企业试点发展“空地联运”物流运输模式,2024年新增无人机货运航线94条,累计已超200条,载货飞行超60万架次,低空经济年产值超900亿元。

  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低空物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11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无人机配送等商业化应用。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要求持续推进空管体制改革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推动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是推动低空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改革,将有效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低空物流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政策和市场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低空物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电子产业供应链分会执行副会长潘海洪在日前召开的2024低空物流产业创新论坛上表示。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