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报告:AEC技术有望深度渗透AI算力行业
AI导读:
东吴证券发布AI算力行业深度报告,指出AEC作为新兴技术方向,有望在柜间、柜内、ToR层互联中继续渗透,与Scale Out光互联不构成零和游戏。
财中社1月8日电东吴证券近期发布了一份针对AI算力行业的深度跟踪报告,该报告聚焦于AEC技术,认为AEC作为AI计算时代Scale Up需求放大的新兴技术方向,与Scale Out光互联并非互相排斥,而是有望在未来在柜间、柜内以及ToR层互联中进一步渗透和扩展。
报告详细阐述了Scale Out与Scale Up网络的区别。Scale Out网络注重集群内所有GPU卡的互联,以网络内连接GPU数量大为亮点,类似于传统数据中心网络。而Scale Up网络则注重超节点内所有GPU卡的互联,其亮点在于网络内单卡通信带宽高,这一特性满足了AI算力场景下并行计算、内存墙等瓶颈的需求。
报告还介绍了DAC、AEC、AOC三种连接方式。DAC和AEC属于铜连接,其中DAC为无源连接(没有信号处理芯片),AEC为有源连接(有信号处理芯片),而AOC则是有源光连接。由于信号传输的核心部件与原理不同,这三种连接方式的功耗、距离、成本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AEC在DAC和AOC之间的市场定位,报告分析了四点原因:首先,光进铜退的趋势在Scale Out网络中已经显现,光互联几乎占据了所有互联场景;其次,在10米以内的高速连接中,铜连接仍然可用,因此光模块和CPO尚无法完全替代铜连接;第三,Scale Up互联的GPU数量少且距离近,10米以内的铜连接可以完全覆盖,不会侵蚀光互联的市场空间;最后,由于距离、尺寸等因素的差异,铜缆内部的有源AEC逐渐取代无源DAC。
在算力网络侧,AEC的部署和前景也备受关注。目前,AEC主要应用于Scale Up的柜间连接,如亚马逊Trn2-Ultra64使用AEC进行柜间互联,ASIC芯片与AEC的配比为1:1。AEC与ASIC的兴起具有相关性,但并非因果关系,其底层逻辑是计算与通信的再解耦。随着云厂使用ASIC或英伟达HGX等非DGX方案,计算+通信方案也随之解耦,云厂可以自主选择使用AEC。此外,AEC还有望向柜内和ToR层渗透,其配比的关键因素为单卡带宽及交换机层数。在AEC产业链中,Retimer芯片供应商和品牌方成为主导方,与DAC产业链中连接器品牌方为核心环节有所不同。
(文章来源:财中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