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用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AI导读:
广州近年来不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推出多项创新机制,打造一流用电营商环境,电网规模稳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实现“用电领着项目跑”,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领先全国,创新推出“信用+供电”服务模式,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六联办”提升服务效率。
一线电缆,万家灯火,点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供电、用电不仅关乎经营主体的运营,更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幸福感。
近年来,广州在用电营商环境的优化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以改革为引领,推出了广州“四办”举措、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六联办”模式、“信用+电水气”服务以及“网格+电力”等一系列创新机制,旨在打造一流用电营商环境,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广州电网规模持续扩大,稳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目前,全市平均停电时间已进入15分钟/户的行列,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在近六年的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电力”排名始终位居第一。
在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方面,广州更是走在了前列。全国首个以服务企业电力为中心的“地方政府—供电企业”协同机构——黄埔区电力营商环境联席办公室应运而生。该机构的成立,大大推动了电力接入工程的行政审批效率,20千伏及以下高压电力接入工程行政审批不超过2个工作日,部分工程更是实现了免审批。
目前,广州市11个区已全面建立了市、区两级“地方政府+供电企业”联席办公室,实现了在建项目和电网建设的有效衔接,真正做到了“用电领着项目跑”。同时,联席办公室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黄埔、南沙等区域试点推行“以函代证”申请用电报装,对超前实施的重点项目,由政府部门出具“信用筹建”相关函件,作为供电企业受理企业用电报装的依据。
为了让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广州供电局充分利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与政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率先将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在办电领域,实现了居民客户“刷脸办电”、企业客户“一证办电”、在线签署供电合同,真正做到了办电“一次都不跑”。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的综合应用比例已达90%,全国领先。
针对部分企业因历史原因无法提供用电地址物权证明而导致的办电难问题,广州供电局协同地方政府深化电力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推出“信用+供电”服务模式。通过该模式,具备良好公共信用的企业用户可直接授权在线调用公共信用信息报告,线上签订信用承诺即可报装用电,实现了以信用为支撑的用电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此外,广州市还推出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六联办”服务模式,将用电、用水、用气、互联网等公共服务纳入协同报装范围,实现了联合报装、联合踏勘、联合检验、联合账单、联合缴费、联合过户等一站式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以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通过南网在线“联合新装”功能进行“电+水”联合报装,从申请签约到完成用电、用水接入总耗时仅5天,全过程客户“零上门”、接电“零投资”、电力外线工程“零审批”。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