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SMM研报显示,国内硅片企业报价再度上涨,标志着光伏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艰难一年,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展望2025年,随着产能出清、技术迭代等因素叠加,光伏行业有望逐步回归良性发展轨道。

SMM(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月7日下午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1月6日,国内硅片企业再度掀起涨价潮。具体而言,部分行业领军企业的N183型硅片报价攀升至1.18元/片,210RN型硅片价格达到1.35元/片,而210N型硅片更是报出了1.55元/片的高价。与1月4日的最高报价相比,这些型号的硅片分别上涨了0.03元/片、0.1元/片和0.1元/片。同时,多晶硅领域也出现了报价上扬的情况。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系列价格变动标志着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已初见成效。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行业内部积极寻求“反内卷”的一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多次发声并采取有力措施,如设定组件最低限价标准,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为了打破“内卷式”恶性竞争,光伏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不断出台新政策,光伏企业也通过技术进步和减产控产等措施,积极寻找穿越行业周期的新路径。展望2025年,随着产能出清、技术迭代、政策推动、行业自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共同作用,光伏行业有望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近年来,光伏产业链经历了快速扩张,从上游的硅料供应到下游的组件生产,各环节产能均大幅提升。然而,据北京索比咨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或超过1000GW、850GW和750GW,而全球市场新增装机预测却难以超过500GW。这种供需失衡导致了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

针对这一情况,行业协会和企业纷纷呼吁回归理性竞争。例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强调,光伏行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竞争。在过去三个月里,光伏行业召开了多次关于行业自律的会议,共同探讨并达成共识。

此外,为了破除“内卷式”恶性竞争,部分硅料企业已宣布将有序减产控产。协鑫科技和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均表示将积极支持行业自律,并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适时调整。屈放预计,随着头部硅料企业减产或停产举措的实施,行业被动去产能的速度将加快。

除了减产控产外,多位业内人士还指出,光伏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坚持创新驱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光伏事业是长期主义的事业,只有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引领行业进入新的繁荣周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也强调,光伏行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和营销创新力度,提升行业竞争力与技术水平。

目前,研发降本增效新技术和探索新赛道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协鑫科技的颗粒硅产品凭借其低成本和高效率,正在市场上迅速扩张。而隆基绿能则推出了泰睿光伏硅片产品,旨在提高下游光伏电池效率和减少组件端明暗片现象。此外,隆基绿能和上海爱旭新能源还在持续加大对BC技术的投入。

集邦咨询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发布的研报指出,2024年N型技术产品的迅速放量带动了终端需求的快速切换。预计随着政策的引导、市场化出清机制的形成、供需格局的改善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光伏产业有望加速回归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集邦咨询还预测,2025年国内硅料、组件产能将进入扩张停滞期,而海外新建光伏产能将快速增长。

展望未来,光伏行业将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