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达到40.2亿吨,同比增长3.9%,连续20年位居世界内河首位。外贸增速快于内贸,“新三样”出口比例上升,中部省份增速最快,长江航运展现新趋势。

首次突破40亿吨大关!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将达到40.2亿吨,同比大幅增长3.9%。这一成就标志着自2005年以来,长江干线货运规模已连续20年稳居世界内河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40亿吨的吞吐量,不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更是长江航运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0万吨,到上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再到2007年的10亿吨,直至2019年的30亿吨,长江航运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勾勒出一条畅通、智慧、绿色的现代化“黄金水道”。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背后,透露出长江航运三大显著变化。首先,外贸增速快于内贸,成为长江航运的新趋势。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苏州港等繁忙的港口,见证了新能源汽车、国产汽车等商品源源不断地发往世界各地,展现出长江经济带外贸活力的强劲。

其次,货物结构的变化也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长江沿线省份的“新三样”(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生产企业出口增势迅猛,四川宜宾港、安徽芜湖港、江苏南京港等地“新三样”产品出口量大幅上升,标志着中国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步伐。

最后,区域结构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中部省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最快,成为长江航运的新亮点。武汉阳逻国际港口、江西九江港等中部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折射出区域经济向好势头,中部省份正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长江,这条贯穿中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不仅承载着沿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更涌动着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站上新起点的长江航运,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