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警示冒用名义诈骗风险
AI导读:
近期多家银行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名义发布虚假广告并实施诈骗,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发布声明并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1月7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观察到,近期多家银行纷纷发出警告,指出有不法分子冒用其名义发布虚假广告并实施诈骗活动,呼吁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
具体而言,1月7日,华夏银行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份声明,指出网络上出现了冒充“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名义发布的虚假广告。该广告声称消费者只需从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坚持每天连续签到,即可领取礼品,并诱导消费者点击并长按识别广告中的二维码,下载并注册一个非华夏银行手机银行App以参与活动。华夏银行明确表示,该广告所附的二维码并非其官方App二维码,且该行从未组织和参与过此类活动,也未授权他人发布或组织此类活动。该行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强烈谴责此类冒用行为,同时要求侵权方立即删除虚假广告和相关链接,停止一切侵权行为。
此外,1月6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公告,指出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用兴业银行名义,利用一款名为“兴惠”的App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进而实施诈骗。兴业银行强调,“兴惠”App与其上海分行无任何关联,并指出该App所出示的所谓“借款合同”“合同专用章”“营业执照”“客服工作证”等信息均系伪造,提醒消费者切勿通过该App划转款项。
以上两起事件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使用金融服务和产品时,应提高警惕,仔细辨别真伪,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诈骗陷阱。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