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券商受罚情况持续披露,投行业务成监管重点
AI导读:
2025年初,2024年度券商受罚情况仍在披露,宏信证券等多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罚。同时,债券承销业务也成为监管重点,多家券商因违规被罚。监管态势从严,压实“看门人”责任。
2025年伊始,2024年度券商受罚的行政监管举措仍在持续披露。1月2日,四川证监局发布第100号行政监管措施,指出宏信证券因投行内控体系不健全、利益冲突审查流程不完善等五方面问题,被出具警示函。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4年至少有43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收到罚单,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被罚次数达5次及以上。同时,百余位业务人员因履职不力被罚,其中保荐代表人居多,也包括部分券商高管。此外,罚单所涉业务类型、追责范围、处罚力度均有所变化,进一步压实了“看门人”责任。
宏信证券被罚的五方面问题包括:投行内控体系和制度不健全、投行项目利益冲突审查流程不完善、质控部门对投行项目尽调底稿把关不严、对投行内核部门的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投行项目材料及反馈意见报送的内控流程不规范。这些问题并非个例,2024年多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受罚,多涉及内控、质控、尽调等方面。同时,2024年“从严监管”态势明显,罚单数量较2023年大幅增加。
据统计,2023年度证监系统及交易所开具的投行业务罚单数量约180张,而2024年度则超过230张,投行业务相关罚单占总数的四成。此外,加上开给相关责任人的罚单,投行业务罚单总数至少达214张,涉及43家券商和约108位从业人员。被罚人员包括保荐代表人、投行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质控部门负责人等。
在频次方面,虽然2024年收投行业务罚单的券商多达43家,但过半券商均只涉及一个项目。中信建投、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6家券商被罚次数在5次及以上。同时,也有部分券商表现稳健,如国泰君安、国金证券等,仅收到1张罚单。
中信证券因保荐项目业绩问题两次被罚。2024年,券商在IPO项目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未及时披露发行人重大事件等方面的问题频发。如东方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等券商因未审慎核查公司大额流水、未发现关联方资金违规拆借等问题被罚。此外,持续督导未勤勉尽责也是罚单高频词,涉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
处罚力度方面,监管对机构和责任个人进行“双罚”,并多次运用“资格罚”形式。如中信建投因在紫晶存储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其两位保荐代表人、时任分管投行委委员兼投行部深圳部负责人、项目内核责任人和质控责任人同时收到罚单。此外,华西证券、开源证券、中原证券等券商被暂停一定期限的投行业务资格。
同时,2024年中金公司、渤海证券、东吴证券因投行项目被立案调查,三家券商及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没2832.85万元。债券承销业务方面,2024年内共有17家券商因债券承销违规收到罚单,包括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大型券商,以及申港证券、瑞信证券等中小券商。违规问题涉及尽调不到位、质控或内核工作不充分、募资使用不符合实际情况等。
其中,中国银河证券被指在部分项目中未勤勉尽责,中原证券被指帮助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签订债券咨询服务协议以非市场化发债,华西证券被指在个别债券发行中请自营部门协同开展债券认购。鉴于上述违规现象,相关券商多被出具警示函或责令改正,严重者如中原证券和开源证券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6个月。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