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通胀与通缩背景下,投资者如何调整投资目标以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通过分析通胀率、货币政策、机构投资者行为等因素,提出未来合理的投资目标是让自己的财富增长率跑赢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在投资领域中,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战胜通胀视为首要目标。传统理论坚信,唯有通过积极投资,如购房、买股等方式,才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超越通胀。然而,近年的实际情况却令人失望,许多投资者的资产不仅未能跑赢通胀,甚至本金也未能保全。

数据显示,2022年CPI为2%,而到了2023年则降至0.2%。尽管2024年1-11月的CPI数据略有回升,平均达到0.25%,但这与政府预设的3%通胀目标仍有明显差距。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要问,通胀是否会卷土重来?

2025年,国家计划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引发了部分人对央行可能大量放水、导致通胀再次爆发的担忧。然而,投资机构对此持不同看法。尽管他们普遍看好2025年的股市前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将大量资金投入债市,导致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均创下历史新低。当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仅为1.61%,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更是低至1.85%。若通胀能接近3%的调控目标,长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必将大幅攀升。然而,由于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变动,当收益率上升时,国债价格将下跌,尤其是长期国债,对收益率变化极为敏感,因此,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可能导致长期国债投资出现巨额亏损。

显然,当前的机构投资者并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在短期内发生,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大胆地买入长期国债。从2025年初股市持续下跌、债市持续上涨的态势来看,主流资金并不认为物价会大幅上涨。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因素。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商品产出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不仅导致了国内价格的“内卷”,也使全球通胀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低位。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试图通过脱钩断链来遏制中国产品,但由于其国内生产不足,反而导致通胀回升。而中国企业则将重心转向内需,加剧了国内竞争,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连续26个月下降,通缩压力大于通胀。

此外,随着特朗普重回白宫,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对中国外需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在外需可能转化为内需的情况下,商品通胀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央行也表示将择机降准降息,这表明央行同样不担心通胀问题。此外,中国的开放政策也降低了国内物价。例如,牛肉和车厘子的价格就明显下降。以前牛肉价格普遍在每斤50元以上,如今已降至每斤30元以下。受牛肉价格下降影响,猪肉价格也难以走高。而猪肉价格在CPI中权重较大,因此猪肉价格不涨,CPI就难以大幅上涨。同样,车厘子价格也大幅下降,更多人有望实现“车厘子自由”。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确定合理的投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与治理通胀相比,治理通缩更为困难。以美国为例,通过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将通胀率压下来。而日本则花了20多年时间才走出通缩的阴影。因此,未来比较合理的投资目标是让自己的财富增长率能跑赢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平均每月为3268元。而到了2024年1-9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41元,平均每月为3438元。如果2023年的10万元资产不能有所增长,那么其购买力就会下降。要让10万元资产仍能等值于30.6个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投资收益率必须达到5.2%。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投资收益率。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