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大型机场旅客吞吐量显著超越疫情前水平,其中浦东机场一举夺得全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冠军,背后离不开国际航线复苏及出入境客流大幅增长。

岁末年初,全国多个大型机场陆续公布了2024年度旅客吞吐量成绩单。尽管2023年经历了报复性增长,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六座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仍大多未及疫情前水平。然而,在2024年民航市场持续复苏的背景下,这些一线城市大型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显著超越疫情前。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北京和上海均为“一市两场”、“一体两翼”格局。据首都机场集团数据,2024年北京首都、北京大兴两机场合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17亿人次,同比增长26.2%,较2019年增长12.9%。上海机场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浦东、上海虹桥两机场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

广深方面,广州白云机场2024年完成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同比增长20.89%,再创历史新高,再次迈入“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级俱乐部”。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万大关,达到6148万人次。

由于国际、国内航线恢复程度不同,国际航线复苏滞后,2020年至2024年间北上广深机场格局大洗牌。白云机场曾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位,但2024年浦东机场强势赶超,夺得冠军。北京两机场仍相互分流,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再难回到巅峰。

2023年,北上广深六座机场中,仅深圳宝安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恢复至接近2019年水平。而2024年,这些机场旅客吞吐量相比疫情前的恢复率大都在100%以上,实现“满血复活”。其中,深圳宝安机场恢复率最高,达到116.15%。

制图:界面新闻李耀琪

北京大兴机场较为特殊,2019年9月开航投运,当年仅统计三个多月数据,基数偏低,因此2024年对比2019年恢复率高达1574%。大兴机场投运后,与首都机场定位趋同,首都机场被分流,再难回到巅峰客流水平。

一线城市机场“满血复活”背后,是国内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的创新高。截至2024年12月15日,我国航空公司完成的旅客运输量超过7亿人次,日均运输旅客量超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1%,较2019年增长10.7%。

目前上海机场集团仅公布了上海两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数据。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快报数据来看,2024年前11月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领先广州白云机场。浦东机场之所以能一举反超,离不开国际航线复苏以及上海出入境客流的大幅增长。

此前受国际航线恢复滞后影响,浦东机场客流量受压制。但2024年浦东机场国际航线复航或新增速度加快,夏秋航季新增/恢复多条国际客运航线,冬春航季日均计划执行国际、港澳台客运航班516架次。反映到客流量上,2024年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399万人次,连续22年位列全国空港第一。

入境客流量的攀升是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上海是外国人中国入境旅游的“第一站”,随着中国不断优化免签政策,提升入境效率、完善移动支付,国际游客明显变多。2024年上海边检总站共查验入境外籍人员456万人次,浦东机场口岸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达389万人次,位居全国空港首位。

按照中国民航局、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指导意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机场属于国际航空枢纽,重在强化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然而,当前国际航线恢复进度相对国内航线落后。航班管家数据显示,2024年国际/地区航线客运航班日均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73.8%,国内航线已超越疫情前水平。

国际航线未能完全复苏,造成国内民航市场运力过剩,票价竞争激烈。对一线城市机场而言,出入境旅客是免税消费的主力,国际客流量恢复不及预期,机场盈利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未来一线城市机场的发展中,国际航线复苏速度和国际客流量增速将成为关键。

在财务表现上,旅客吞吐量居全国首位、国际航线恢复速度较快的浦东机场,对应的上市机场业绩表现也更突出。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机场实现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大涨141.87%。白云机场盈利额位居其后,前三季度录得净利润6.67亿元。深圳机场净利润为3.27亿元。只有首都机场仍处在亏损状态,但相比2023年亏损也有明显减少。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