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规划未来五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密集扶持,数据基建市场前景广阔,A股相关概念股业绩表现亮眼,机构持续看好。

国家将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契机,全力培育数据基础设施相关企业,以推动数据产业的繁荣发展。

政策密集扶持 数据基建步入快车道

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该文件详细阐述了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发展愿景及建设目标,并对我国未来五年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明确规划。规划指出,2024至2026年,将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围绕关键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的试点试验。随后,至2028年,将构建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与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至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将基本建成,形成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建立相应的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

近年来,政府政策持续加码,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在布局建设上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旨在提升数据服务能力,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利用方式向共享汇聚和应用服务能力并重的方向转变。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又发布了《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此外,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将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数据基建市场潜力巨大

数据基础设施是在网络、算力等设施的基础上,围绕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汇聚、处理、流通、应用及运营,构建适应数据要素化、资源化、价值化的基础设施。随着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长江证券认为,数据要素相关政策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推动数据要素进入快速发展期,进而加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中信建投发布的研报指出,2024年下半年,数据要素政策密集落地,进入全新发展期,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数据要素流通与应用的基础,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根据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容量为572.64亿元,预计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将以11.9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154.03亿元。

在A股市场,多家公司已布局数据基建领域。例如,软通动力围绕算力中心、算力一体机等维度打造算力服务体系;依米康则构建了以核心关键温控方案为基础,覆盖各类算力基础设施等场景的完整业务生态;宝信软件则具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实施与管理能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数据中心及云计算服务。

概念股业绩表现亮眼 机构持续看好

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月6日收盘,近一年来,A股中涉及数据基建业务的概念股中,股价涨幅超过100%的有4只,其中寒武纪-U涨幅高达419.17%,位居首位。同时,北上资金也积极布局这些概念股,近一年来,净流入超过亿元的有8只,其中海光信息净流入20.5亿元,位居榜首。此外,从估值角度来看,滚动市盈率倍数不足20倍的有8只,包括中原传媒、国联股份等。

机构方面,数据宝统计显示,最新给予评级报告超过10家且一致性预测2024至2025年均净利润增速超过20%的概念股有17只,其中通富微电以224.97%的增速排名第一,广联达、新易盛等年均增速也超过10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