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并根据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会议还强调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国网财经1月7日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功召开了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会议深入探讨了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并明确提出建议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着重提升其前瞻性、针对性及有效性。会议强调,将依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及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灵活选择时机进行降准降息操作。

  会议特别指出,“建议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强度,并着力提高其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表述的调整,体现了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与三季度相比,会议将“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的表述修改为“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这一变化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总量目标,强调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既要灵活适度,又要精准有效。同时,“前瞻性”要求及早发现问题,走在市场曲线之前;“针对性”要求找准问题症结,加大调控力度;“有效性”则要求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目标,有效影响宏微观预期。

  此外,会议还明确指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实施降准降息政策。”这一表述再次强调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中邮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袁野对此表示,虽然会议再次明确了“择机降准降息”的政策方向,但同时也强调了这一政策将依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进行调整。这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非无节制,而是需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灵活调整。短期内,降准降息可能受到国内长期收益率下行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等因素的影响。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也指出,降准和降息的实施还需要考虑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情况。他预计,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迎来“窗口期”,降准政策可能会很快出台,下一个窗口可能在1月。同时,开年财政的发力也更为关键,货币宽松政策需要与之相配合。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会议也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的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还要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认为,本次会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表述出现了较多的边际变化。他强调,会议不仅要求加速推动已出台的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还新提出了加大存量商品房盘活力度的要求。这意味着一方面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政策有望加速出台;另一方面,央行也可能在未来创设新的工具用于支持存量商品房的盘活。

  展望未来,张迪表示,2025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将适度宽松。他预计全年降息降准的幅度可能会提升,政策利率(如7天逆回购利率)可能累计调降40-60个基点(BP),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可能下行60-100个基点(BP)。同时,全年可能累计降准150-250个基点(BP),央行公开市场国债的净买入量也可能超过2万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