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国家数据局发布发展规划,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将带动数据流通利用及相关设施建设升级,预计未来五年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6日在北京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将极大地推动数据的流通利用,并促进网络、算力、安全等相关设施的发展。据行业初步预测,该领域每年有望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并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带动投资规模达到约2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共同发布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根据《指引》的规划,中国将在2029年基本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主体结构建设。

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强调,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数据市场对于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他指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0%,数据总产量高达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仅有2.9%的数据得到妥善保存,而近四成的企业数据超过一年未被使用,显示出数据流通和利用的效率亟待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以满足数据流通利用和价值释放的需求。

根据《指引》的指导,到2029年,中国将初步形成一个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格局,构建一个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体系。这将有助于协同构筑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的良好生态,并基本建立起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体制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