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知名审计机构领罚,执业质量受质疑
AI导读:
近期,广东证监局等多地监管机构向大华所、希格玛、大信所等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发出警示函,直指其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违规行为不仅暴露财报漏洞,更折射出审计机构合规意识和执业质量的缺陷。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守门人,会计师事务所的角色举足轻重。近期,广东证监局等多地监管机构向大华所、希格玛、大信所及立信中联等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发出了警示函,直指其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多项问题。
记者深入梳理发现,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成为违规的重灾区。部分审计机构的违规行为不仅涉及多家上市公司,更横跨多个会计年度,严重暴露了上市公司财报的漏洞,同时也折射出审计机构在合规意识和执业质量上的明显缺陷。
警示函的频发,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业内人士指出,这既是对过去违规行为的清算,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看,立信中联在嘉澳环保2021年至2023年的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未按计划执行控制测试、未对个别在建工程转固事项保持职业怀疑等多项问题。而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则在天晟新材、安控科技等多个项目的执业质量上存在问题,涉及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多个方面。此外,希格玛、大信所、天职国际、致同所等也相继因财报审计问题被各地证监局处罚。
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财报质量,更暴露出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管理上的严重缺陷。例如,立信中联的部分审计底稿未经相关人员签署,大华所在对浙商中拓的审计中,期货保证金入金申请的内控测试底稿显示“付款申请未经审批”,且未附查验附件。而北京兴华则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职业道德等方面均存在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2024年年报审计工作即将开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深刻汲取教训,重新审视自身的执业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只有确保每一项审计工作都经得起市场和监管的考验,才能真正发挥“看门人”的作用,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