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透露,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显著成绩,算力服务大市场逐步形成,预计在2025年或2026年将出现新的终端产品换代潮,智能终端产品将迎来深刻变革。

2025年1月6日,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与会专家指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了显著突破,预测在2025年或2026年间,将掀起一股新的智能终端产品换代潮流。

算力服务市场蓬勃发展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透露,2024年我国已备案并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接近200个,注册用户突破6亿大关,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件,稳居全球首位。同时,国内开源社区持续壮大,开源鸿蒙项目吸引了340余家生态单位参与共建。尚冰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引领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

2024年,我国综合算力水平稳步提升,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构建步伐加快。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表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实现20毫秒时延保障能力,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相继上线,标志着我国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随着算力网络协同发展的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统一的算力服务大市场将逐步成型。

在人工智能助力新型工业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指出,成效显著:一是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二是基础设施布局加快,算力规模全球第二,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全国5G基站数量突破400万个;三是融合应用持续拓展,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全球灯塔工厂数量不断增加,有力推动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智能终端产品将迎来换代潮

2025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引发智能终端产品的深刻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手机、电脑、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以及工业模组。例如,AI手机可实现无障碍交流、快速翻译、图片处理、电信诈骗识别等功能;AI眼镜则具备实时翻译、智能导航、拍照录像、信息查询、智能识别等多种功能。

机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平均换机周期达到51个月的历史最长水平,中国消费者平均换机周期为40个月。邬贺铨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对智能终端产品的重构,预计2025年或2026年将出现新的终端产品换代潮。

此外,人工智能产业与汽车产业、卫星产业的融合也将带来新机遇,智能座舱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算力卫星建设将得到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将加速。

人工智能发展方式迎来变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指出,大语言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座,其进一步发展将不再依赖于规模的扩展,而是更注重推理能力的增强。魏凯表示,以往每迭代一个大模型版本,算力消耗会增加10倍,但未来这种模式将不可持续。我国DeepSeek采用精简高效的训练方式,以低成本实现了模型迭代。

同时,算力结构也将发生改变。魏凯预测,到2027年,推理算力在国内AI算力架构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互联网公司将更加注重大模型的推理能力,通过优化推理能力来降低算力成本,提升模型效率和效果,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

杜广达表示,我国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算力、算法、数据潜力,融入并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链接保留未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