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吴晓求在2024北京PE论坛上发表演讲,强调构建流动性储备机制以增强市场信心,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资本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上市企业竞争力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呼吁政策出台应基于充分论证。

近日,由全球PE论坛组委会、北京基金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24北京PE论坛”在京盛大召开。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发表了主题为“如何发展好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演讲。

吴晓求指出,个人与机构投资者是市场成长的关键力量,但在市场风险或危机出现时,应构建流动性储备预期机制,确保市场稳定,增强投资者信心。他特别强调了市场流动性储备预期的重要性。

此外,在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以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包括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及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这些措施旨在提升机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吴晓求进一步表示,央行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了资本市场流动性储备的预期,为市场提供了底线信心。同时,他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资本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迭代以及高科技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本耐心是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依赖于相对可预期的环境、资产的成长性以及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吴晓求认为,资本市场不仅是融资平台,更是财富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市场化关键力量。他提到,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和科创性金融的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样需要金融创新的支持。他强调上市公司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并指出市值管理对于上市公司的重要性。

此外,吴晓求还提到要重视小企业的发展,认为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逐步发展而来的,他强调了并购、市场化竞争、正确的发展目标以及市场化的管理理念在推动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在演讲的最后部分,吴晓求强调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进行深刻的底层逻辑研究,政策的出台应基于充分的论证。他呼吁相关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法律的完善、规则的公平、制度的稳定以及市场的透明等方面,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