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ESG实践获认可,信息披露与评级双提升
AI导读:
沪市公司ESG实践不断获认可,信息披露可靠性和评级不断提升。上交所发布多项指引和指南,推动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能力,沪市公司MSCI ESG评级大幅提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沪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领域的优秀实践持续获得广泛认可,其ESG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评级也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近年来,上交所致力于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能力,并不断优化监管服务效能,为此,已对ESG信息披露制度体系进行了多次升级。
2024年4月,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这份《指引》旨在引导沪市上市公司规范发布ESG报告,为市场提供更为透明和全面的ESG信息。
同年11月,上交所又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和针对科创板公司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这两份《指南》的出台,标志着上交所对ESG信息披露的监管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旨在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随着上交所对ESG信息披露的积极引导,越来越多的沪市公司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并在发布ESG报告时严格遵循相关《指引》和《指南》,此举显著提升了ESG报告的整体质量。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多家沪市公司的MSCI ESG评级得到了大幅提升。作为全球知名的ESG评级和研究机构,明晟(MSCI)每年对全球上市公司的ESG表现进行评级,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重要的投资决策参考。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沪市已有343家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体系,占沪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5%。其中,科创50和上证180指数样本公司的纳入比例分别高达96%和95%。在评级分布方面,沪市A至AAA等级的公司共有52家,其中8家公司成功升至AAA等级,包括4家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2家证券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
从评级变化来看,近九成的公司评级等级上升或保持不变。其中,国泰君安的评级提升了3个等级,而中国太保、健康元等9家公司则提升了2个等级。多家MSCI评级提升的沪市上市公司表示,上交所发布的《指南》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和“百宝书”,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实践ESG理念。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指引》和《指南》发布后,公司高度重视,并将ESG理念和要素深度融入经营管理中。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提升上市公司ESG评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预计随着其实施的深入,其影响将越来越显著。兴业银行则表示,公司正在按照《指南》的要求进行报告编制。
在践行ESG理念的具体举措上,多家沪市上市公司通过积极落实“双碳”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良好的MSCI评级结果。例如,新奥股份在最新公布的MSCI ESG评级中连续提升两个等级,获得了AAA等级。公司深入探索减碳之路,以先进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响应“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战略,聚焦能源数智化、储能、氢能、光伏与节能等领域,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
同样,健康元在最新公布的MSCI ESG评级中也获得了AA等级。公司表示,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所有运营管理环节,积极加强清洁能源建设、推行低碳运营、节约资源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全面提升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