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河北证监局近年来力推“保险+期货”项目,为数十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强教育、优化服务、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河北地区的拓展与升级。

中证网讯(记者昝秀丽)自2016年首次推出以来,“保险+期货”已连续八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内容,其在帮助涉农主体应对自然灾害、确保种植收入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逐步成长为金融市场服务“三农”的核心工具和典范模式。

河北证监局1月6日消息,近年来,该局积极推动“保险+期货”项目,为河北省内数十万普通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坚实的风险屏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教育,提升农户及涉农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河北证监局联合期货交易所,通过举办培训班、编撰案例宣传册等方式,普及期货知识,引导农户及企业利用期货价格信息,合理安排农产品销售。

二是优化服务,引导期货经营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河北证监局指导期货经营机构紧密结合河北农业大省特点,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调研,积极推广“保险+期货”模式。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27家期货经营机构在河北累计开展了68个“保险+期货”项目,涵盖玉米、生猪、鸡蛋、猪饲料等农产品现货103.44万吨,惠及唐山市、衡水市等11个地级市下辖的35个县区,服务农户22.66万户、规模化养殖主体484家。

三是政策支持,推动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河北证监局的积极倡导下,地方政府对“保险+期货”的认识不断加深,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上述68个项目总保额达到29.85亿元,总保费1.0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出资近2400万元,大连商品交易所预计支持5035万元,农户自缴2674万元,已实现理赔总额5552万元。

河北证监局表示,未来将继续贯彻《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结合河北实际,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协同期货交易所,共同推动河北地区“保险+期货”模式的拓展与升级,为河北“三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期货智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