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备更新市场迎来万亿蓝海
AI导读:
中国设备更新市场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6万亿元。设备更新有助于产业升级、降低企业成本,并推动经济向低碳、循环、绿色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与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大规模设备更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携手施耐德电气共同发布了题为《万亿蓝海,新从旧来——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预计,至2027年,中国设备更新市场的年度规模将有望突破5至6万亿元大关。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原庆丹指出,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导向旨在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拉动经济增长,并推动经济向低碳、循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报告进一步强调,设备更新行动不仅能促进产业升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还能实现低碳排放和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此外,得益于多部门联合行动与政策协同推进,设备更新的行业覆盖面得以大幅扩展,涵盖了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多个关键领域。各领域设备更新的目标各有侧重,企业需精准把握行业痛点,方能有效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报告深入剖析了冶金、石油化工、电子、交通、商业建筑、数据中心、大健康、教育等八大细分行业的特定痛点和需求,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洞察。
以电子产业为例,在AI大模型的赋能下,电子产业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产业的复苏发展与政策的强劲驱动,共同推动电子产业步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然而,电子生产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挑战,以及内部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和优化需求。
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急需引入可信赖的全生命周期运营与服务专家。国内领先的精密金属模具生产商津荣天宇就是一个成功案例。施耐德电气为其提供了从设计、建造、运营到优化、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和配电解决方案,助力津荣天宇显著提升运营效率,每亿元销售额的碳排放量降低了35.1%。因此,津荣天宇成功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成为工厂设备更新和绿色化改造的典范。
在设备更新的浪潮中,企业需做好充分准备,以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自身发展。
原庆丹建议,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沿技术。同时,企业还需重视专利和标准的研发,以保护自身权益并引领行业发展。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设备更新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企业应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标准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迈向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的发展道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