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基金报》邀请全球金融机构代表,分享对中国及全球经济的分析与评判,探讨2025年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前景,包括经济增长驱动力、美国政策平衡、美元走势、科技巨头表现、人工智能影响、黄金比特币前景、全球资产配置及中国股市机会等。

 【编者按】

为深度剖析全球经济动态,引导投资者精准布局,《中国基金报》自2023年5月起,每月特邀全球金融机构代表,共话中国及全球经济趋势。步入2025年,第二十一期“环球视点”聚焦中外资机构专家观点,展望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前景。

本期嘉宾阵容:

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

摩根资产管理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蒋先威

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

一、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何在?

洪灏:2025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将领跑全球经济,美国经济凭借创新力与消费市场保持韧性。

相比之下,欧洲受出口疲软、内需不足困扰,经济增长放缓;俄罗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与国际制裁持续,经济发展前景不明。

夏乐: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计实现软着陆。美国经济虽降至2%左右,仍是重要动力;中国经济保持5%增速,带动作用显著;印度及东南亚大中型经济体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

王昕杰:美联储降息及特朗普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将优于其他地区;欧元区增长疲软,商业信心减弱,贸易关税抑制盈利增长。

二、美国如何调和关税、利率与赤字率?

汪毅:特朗普主张减税、加关税、精简开支;新任财长贝森特寻求增长、通胀、赤字平衡。减税增赤字,高关税推高通胀,高赤字率与债务可持续性需谨慎。

夏乐:三者平衡难度大,特朗普政府重视提高关税和减税,短期对赤字率关注少。中长期看,高利率抑制经济增长,提升赤字率,动摇信用。

洪灏:美国需全面调整财政、货币及贸易政策,协同贸易伙伴减少摩擦,灵活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特朗普执政后大规模减税或扩大赤字。

王昕杰: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性取决于政府杠杆向企业和私人加杠杆转移的节奏。

蒋先威:特朗普减税政策或使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上升,中期内不太可能引发债务危机。未来利率水平下行趋缓,提高关税对通胀影响一次性,随时间边际下降。

三、美元走势如何?

蒋先威: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领先,资本流入,美元保持强势。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避险资产需求增加。

夏乐:尽管赤字率提升不利美元长期走势,但预计一年内美元保持强势,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元不可替代,高关税和驱逐非法移民政策推升通胀,打断降息节奏。

洪灏:2025年美元高位波动,特朗普政策或提升美元指数,但利好因素消化充分,缺乏大幅上涨动力。

王昕杰:预计美元未来3个月维持106水平附近震荡,未来12个月内看淡。

四、美国科技七巨头能否持续领涨?

蒋先威:科技七巨头是推动美股主要力量,收入增长远超标普500指数其他企业,有基本面支撑,且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研发。

夏乐:特朗普减税和放松监管为股市提供动力,2025年科技七巨头表现仍佳,但相对表现或不如过去两年。

洪灏:2025年科技七巨头表现优于大盘,但差距缩小,每股收益增长减缓是重要因素。

五、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

洪灏:2024年美国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企业数量、融资金额和技术创新均居全球首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中东和东南亚地区潜力巨大。

匡正:人工智能为各行业带来广泛发展机遇,工业领域将引发渐进式创新,工程行业和制造过程自动化优化企业受益。制造企业可通过人工智能提高生产力、改善运营效率。

夏乐: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深化,但应用仍在初始阶段,大规模应用并改变世界的过程不会太快。

六、黄金和比特币能否再创新高?

洪灏:金价长期上涨逻辑完整,地缘政治动荡带来避险需求,美元信用趋弱下央行长期购金趋势持续。短期需考虑特朗普政策带来通胀回升担忧等因素。

夏乐:黄金和比特币具备保值功能,特朗普上任增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避险工具价值显现。

王昕杰:预期未来12个月黄金上升至每盎司2900美元,避险需求、通胀担忧或债券收益率下降支持金价。

七、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洪灏:美股因经济软着陆预期和流动性改善展现吸引力,关注人工智能科技股。中国债市全年牛市,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看好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和比特币。

夏乐:看好黄金、比特币,股票市场看好美国市场,债市看好中国和欧洲。

王昕杰:2025年宏观背景有利于股票,超配全球股票和黄金,低配现金,债券和另类策略为核心配置。

汪毅:美股、美元表现可能较好,若“特朗普交易”逐渐消退,黄金在避险需求下也可能继续获得正收益。

蒋先威:全球主要央行宽松周期为全球股市提供基础,全球经济平稳、企业盈利提升有利于风险资产表现。实物资产提供公开市场无法获得的收益来源,对冲通胀特性具有吸引力。

八、中国股市前景如何?

汪毅:2025年中国股市具较大机会,内需拉动成为政策主线,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有望突破,降低融资成本,激励投资和创新。

蒋先威:A股快速上行后,市场更多回归基本面,聚焦政策预期及行业供需关系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总体审慎乐观。

洪灏: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吸引力显著,A股能否趋势性反转取决于政策能否扭转低通胀环境,优化投资者预期。

匡正:一季度A股或区间震荡,支持政策可能落地,短期A股表现有望获得支撑。配置方面,聚焦政策顺风下的优势产业和内生韧性产业。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