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飞行汽车正逐步成为现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推动其发展。车企积极布局飞行汽车市场,但技术、法规、成本等问题仍需解决。未来,飞行汽车有望成为交通领域的新增长点。

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飞行汽车,如今正逐步走出幻想,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空中出租车”的试运行,到无人机跨海岛进行医疗物资配送,低空经济已不再停留于PPT和想象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视野。低空经济涉及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具有服务领域广、产业链条长、业态多元等特点。眼下,低空经济被视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车企们纷纷积极布局飞行汽车市场。由东南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惊艳亮相,而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小鹏汇天等车企也相继发布或试飞了各自的飞行汽车产品。飞行汽车结合了地面与空中交通的优势,被视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创新方案。

然而,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难题是当前飞行汽车落地的主要障碍,包括垂直起降、长续航和高稳定性等问题的解决。同时,法规和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飞行汽车发展的阻碍。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航空管理法规尚未对飞行汽车制定明确的标准。

成本问题同样是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因素。从研发到制造,再到运营和维护,飞行汽车的成本远高于传统地面车辆。目前,飞行汽车的价格通常以百万美元计,且单人单程票价高昂。因此,飞行汽车的降本速度和商业化进程仍需时间。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飞行汽车的市场前景依然被广泛看好。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在中国市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继推出低空经济相关支持政策、行动方案,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政策与技术的共同推动,飞行汽车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政策环境的优化,飞行汽车有望成为交通领域的新增长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星摄(资料图)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