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首周,债市延续涨势,但短期交易行为占据主导,引发对交易风险的关注。机构人士指出,尽管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宽松支撑债市,但短期内债市面临的扰动因素较多,震荡市的特征将更为明显。

2025年首周,债市延续了上涨势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降至1.6%以下,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下滑至1.85%以下。债市的大涨背后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但短期交易行为被认为占据了主导地位,引发了对交易风险的关注。

机构人士指出,尽管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性修复节奏尚待观察,宽货币政策的持续配合使得债牛逻辑难以完全逆转,债市利率中枢预计波动向下。然而,短期内债市面临的扰动因素较多,市场已提前大幅定价降息降准预期,基本面、资金面、政府债供给、机构配置力量及债市增量资金等方面可能出现边际变化,震荡市的特征将更为明显。

债市持续冲高,基金的集中交易行为或扮演了重要角色。资金持续涌入债市,推动债市走强。同时,股市的下跌也强化了股债跷跷板效应,更多机构投资者或为规避市场风险选择增加债券配置。

基本面也为债市提供了支撑。去年9月以来,监管多次干预资金价格,引导非银存款和同业存款利率下行。央行于2024年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进行大规模逆回购操作,叠加续作MLF,合计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2万亿元,为市场提供了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并择机降准降息。市场普遍认为,流动性宽松的环境短期不会改变。民生证券分析师预计1月进行降准的概率较大,将有利于资金价格回落并缓解资金分层。

然而,一些机构已出现观望情绪,认为当前市场空间有限,择机减仓成为首要选择。此外,近日3家机构因违反债市管理规定被处罚,引发了对债市投机行为和监管干预的担忧。

尽管整体看好后市,但基本面和流动性宽松可能已被充分定价,债市进一步下探的想象空间在变小,阻力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