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期现结合紧密,2025年将如何深化发展?多位业内专家展望市场前景,指出需加强法治监管、优化市场体系,提升实体产业参与度,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了期现结合的黄金时代。在政策引导与科技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全国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愈发显著。展望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将如何深化期现结合,推动新一轮发展?期货日报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共谋市场前景。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指出,期货市场自诞生以来,便始终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发展。面对新目标,商品期货市场需与现货市场深度融合,通过期现联动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他强调,当前经济恢复期,价格波动加剧,期货市场需应对新挑战,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

胡俞越建议,场内市场应加大场外市场开发力度,引导企业和投资者有效利用期货工具,提高市场透明度,形成具有公信力的市场价格,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可靠的价格信号。同时,现货企业应立足现货市场,积极运用期货工具对冲风险、配置资源,解决产业链痛点。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则需贴近市场,满足现货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避险与定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法治环境与监管标准不匹配是制约期现市场融合发展的瓶颈。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的施行规范了期货和衍生品交易市场,但现货市场至今缺乏明确的针对性法律文件,多头监管导致权责不清,影响企业发展。山东港口投控集团期现事业部市场总监冯益朋认为,规范现货市场交易、提升信用水平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高效配置的关键。

冯益朋进一步强调,现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不匹配导致对接不畅,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他呼吁加强现货市场监管,优化升级市场体系,提高市场信用水平,为期货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奠定基础。

尽管2024年期现联动紧密,但仍存在诸多挑战。冯益朋指出,商品供应链资产管理难度大、信用等级低,金融机构服务力度不足。实体产业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也有待提升。南华期货郑州营业部李佳可认为,2025年农产品领域期现结合贸易量将快速增长,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传统贸易产业需通过套期保值、基差交易等方式稳定经营。随着产业升级,商品价格透明度提升,传统贸易企业和加工业需运用金融工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李佳可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学习和运用期现结合模式,完善自身经营管理,推动大宗商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