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总结了2024年专项债发行使用的七大特征,并对2025年专项债的发行规模、节奏、投向及管理等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债务管理的建议。

  专项债作为财政逆周期调节的关键工具,在补齐短板、增强后劲、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2024年推出的“6+4+2”化债方案中,专项债以“6万亿”再融资债券和“4万亿”新增债券的形式发行,其中超四成用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强化了其防风险职能。本文深入剖析了2024年专项债发行使用的七大特征,并对2025年专项债的展望提出了六点看法。

  具体来看,2024年专项债发行使用特征包括:发行情况复杂多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项目建设、偿还到期专项债券的占比均衡;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累计发行2.2万亿元,额度分配与隐债分布相关;特殊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近九千亿元,成为化解隐性债务的重要方式;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节奏前慢后快,总规模略超全年额度但仍在限额内;新增专项债券投向范围扩大,传统基建类占比有所提升;专项债券平均发行年限超15年,剩余平均年限逐渐拉长;专项债券平均发行利率呈下降趋势,逐渐趋近2%。

  展望2025年,专项债额度预计增加,节奏加快,投向扩大。考虑到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专项债需保持支持力度,同时考虑8000亿元新增债券用于置换隐性债务。长期来看,需打破赤字率3%的传统束缚,实现债务结构的优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有望提前下达,靠前发力。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预计约3万亿元。专项债投向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在10个省份及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提高发行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

  为进一步用好专项债,建议额度分配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强化项目前期论证与储备,挖掘符合条件的专项债项目,探索建立债务预算与资本预算,完善专项债券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作者为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专项债发行图表

(注:本文中的数据和图表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