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召开“第一会”,部署落实经济工作。重大项目“开工潮”涌动,消费品市场以旧换新全面铺开,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2025年,国内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纷纷召开“第一会”,部署并落实经济工作,奏响了经济奋进的新篇章。重大项目“开工潮”涌动,政企携手,资金护航,以投资稳固经济基础,激活开局活力。消费品市场也迎来了以旧换新的全面铺开,政策精准滴灌,激活内需潜力。

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各地精准施策,金融协同助力,培育新动能。2025年,国内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要素禀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1月2日,重庆市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举行,304个项目总投资达3860亿元。同日,安徽、江苏、陕西、福建厦门等地也举行了重大项目开工仪式。资金保障方面,截至1月2日,共有14个地区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规模合计6540亿元。

各地在部署2025年经济领域重要工作时,均强调发挥投资拉动作用。重庆突出“早”,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安徽则关注项目质量,要求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表示,2025年将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同时,提振消费也成为各地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苏宁易购家电换新销售实现了150%以上的同比增长,多地落地实施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在科技创新方面,多地新年“第一会”均提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化学反应方案筛选和催化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江苏南京、苏州、浙江温州等地也提出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计划。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表示,金融应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新的一年,只要沿着实干之路奋进,聚焦关键持续发力,定能书写新年经济发展的亮眼答卷。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链接保留未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