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经济学家热议2025中国资本市场资产配置机遇
AI导读:
在2025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多位经济学家就中国资本市场的资产配置机遇进行深入探讨,涉及股票市场、黄金、大宗商品及债券等领域。
新华财经上海1月6日电(记者魏雨田)1月5日,2025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沪召开,多位重量级经济学家就中国资本市场的资产配置机遇进行深入探讨。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恒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一、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及泓湖私募首席经济学家梁文涛均出席并发表观点。
张一在会上指出,2025年他最看好的投资领域为股票市场与黄金。他预计,随着房地产市场复苏,黄金将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新选择。对于大宗商品,张一持谨慎看多态度,特别是对黑色金属。
陈洪斌则提出,2025年的投资布局将呈现哑铃型结构,一端是高股息股票,另一端是科技领域。他认为,高股息股票具有较高的确定性,是值得把握的投资机会。同时,科创类领域如芯片、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也将涌现投资机会。
汪毅在会上分析了股票与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他表示,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可能早于股票市场出现,这取决于流动性的释放情况。在缺乏优质信用载体的环境下,资金将流向债券市场。此外,低利率环境为国债的增发提供了空间,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梁文涛认为,2025年的投资机会可能较为均衡,股票、债券和商品市场都可能蕴含投资机会。但他也指出,同时出现显著趋势性机会的可能性较小,市场可能呈现震荡格局。在具体品种方面,他预计贵金属将进入高波动阶段,而基于大宗商品的量化CTA策略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此外,梁文涛还提出了“防守反击”的投资策略。他建议投资者在震荡市场中确保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关注红利类资产和创新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同时,他提醒投资者注意区分真正的红利和创新,避免陷入周期性较强、红利不实以及概念性炒作的陷阱。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图片链接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