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及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标志着政策层面对消费重要性的新认识。文章探讨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提出增加收入、关注服务消费、提高住户部门收入份额及金融支持等建议,旨在促进消费和经济良性循环。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及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消费置于投资之前,这标志着政策层面对消费重要性的认可达到新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涵盖投资需求,更强调消费需求的提升。

会议还明确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旨在提升消费主力军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同时,提高退休人员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有助于稳定消费预期。此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特别是文化旅游业、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和银发经济等,成为未来消费新方向。

消费与投资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消费拉动生产,生产带动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我国消费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大幅提升空间。因此,增加收入成为促进当前消费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速趋缓,且居民杠杆率持续提高,主要因房贷所致,这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同时,再分配调节效应较弱,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反而低于初次分配时,进一步抑制了消费。

针对此,财政货币政策应向消费倾斜。首先,应更多关注服务消费,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点和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此外,提高住户部门收入份额,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促进消费的有效途径。最后,应充分发挥金融对消费的支持作用,提高居民非房消贷比例,创新金融产品,挖掘消费潜力。

综上所述,消费将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政策层面已统一认识,重视通过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